江怀岩离开后,胡为民的嘴巴就没合拢过。
同事们问他有啥喜事,他也含糊过去了。
四千块钱啊!
虽然没到他的心理价位,但在八十年代初的国内,足够在燕京城买一套小点的四合院了!
不过,他也没有兴奋到失去理智。
毕竟双方只是达成口头意向,一没北影厂厂长点头,二没签订合同,说不定中间还有变数。
但怎么说呢,他把握其实还挺足的。
江怀岩那边,他回去后就和汪厂长说了这件事。
汪厂长没有批评他,反而夸了他办事得力。
只是另开一个武侠片项目不是小事,目前厂里上马的项目不少,《甜蜜蜜》还没卖出去,资金压力很大。
即使要拍,也要到明年了。
……
一天后,胡为民版的《芳华》终于完成初稿。
他大致估算了一下字数,大概有六万多,接近七万字。
算是他开始创作以来,字数最多的一部作品。
这部作品,是他寄予厚望,同时创作的比较顺利的一部作品。
当然,这里面有龚雪到功劳。
如果没有龚雪的亲身经历,他还要查不少资料。
如果让他自己给这篇小说打分的话,他觉得至少能得80分,最起码要比原版好。
他为了写这部小说,简直跟强迫症似的,每个字都要来回折腾好几遍,不找到最贴切的那个词决不罢休。光看文字就能感觉到那种死磕的劲儿,文笔这块儿绝对稳了。
再说故事本身,三观正但不教条,把战争的惨烈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都写活了。
小说里面的人物特别真实,不是那种脸谱化的英雄,而是有优点也有缺点的普通人。剧情设计得很巧妙,既不会让人觉得老套,又特别接地气,完全符合现实逻辑。
整理好初稿后,他联系到了朱盛昌,约好了见面时间。
次日周末,朱盛昌顾不得休假,一大早就座公交车跑到了燕大。
在门口登记过后,他小步慢跑,气喘吁吁地跑到了朗润园。
朗润园他也来过几次,可每来一次,都会泛起浓浓的羡慕之色。
这里环境可太好了,和他住的地方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不过想想这里住的都是燕大的教授,倒也不至于心生嫉妒。
至于胡为民为什么能住这儿……哼哼,要是《芳华》让他满意,他没有意见,要是不满意,不妨碍他心里??。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没多久,胡为民打开门。
“朱老师,请进。”
“为民,冒昧打扰。这是我们编辑部的一点心意,还请收下。”
“哎呦喂,朱老师怎么还带东西,不行,我不能收!”
“为民,就是些点心,不贵的。”
一番推让,胡为民只能收下。
招呼朱盛昌坐下,胡为民又亲自为他端茶倒水,
“我平日里也不怎么喝茶,还好之前有人送了点碧螺春,希望朱老师不要介意。”
“挺好,我对茶叶没什么讲究。”
朱盛昌接过茶水,心里热乎乎的。
“为民,稿子写好了吗?快拿出来让我看一看!”
胡为民见他一来就要看稿子,一副工作为重的样子,便也乐呵呵地去里屋取出《芳华》的初稿。
当厚厚一沓手稿摆在朱盛昌面前,他双眼放光,就像眼前摆放的是稀世珍宝一般。
“为民,我先稿子,看完咱们再聊。”
说完,朱盛昌已经翻开手稿,认真阅读起来。
胡为民微微一笑,回想起此番创作。
他搞的这个《芳华》,说是\"新编\"还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胡为民最看不上那些直接照抄原着的文抄公了——开什么玩笑,时代都不一样了,价值观能一样吗?
八十年代的人和后世的人,看同一件事能是一个角度吗?
所以光会抄袭肯定写不出好东西。
就比如他之前写的《甜蜜蜜》和《孩子王》,除了名字一样,其他都变了样。
他这本《芳华》同样如此,虽然用了和原着一样的名字,但内容可差远了。
就比如男主人公刘峰,原版他因为被林丁丁诬陷,最终被开除出文工团,由“好人”瞬间人设崩塌,最终不得不下放连队。
在战场上,他奋力作战,最终成为了英雄。
可他同样也失去了许多,一条手臂,昙花一现的爱情,以及在文工团时期的战友情。
最终,他和何小萍在一起,互相得到救赎。
原着中,他更惨。
他和风尘女在一起,但最终,因为生意失败,风尘女又离开他,最终得了癌症去世,连葬礼都是凄凉的。
可以说,原着中主人公刘峰身上所发生的事,反映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时代背景之下的各个层面上人物的缩影。
但是,拿到这个年代就不合适了。
像刘峰这种战斗英雄,不会有这种结局。
他要么牺牲在战场,要么成为英雄,不会有第三种结局。
因此,在胡为民的笔下,胡为民会放弃原着中刘峰的设定。
在新版中,胡为民对于刘峰的设定更像配角。
同样是时代的因素,他更加倾向于战争本身对于人的影响,而不是因为爱情或者说情和欲望对人的影响。
要知道,按照原着设定,是因为情欲推动了一系列的故事发展。
这些东西,放在后世可以写,但在这个年代,肯定不能写。
他不敢保证那种事情在这个时代绝对没有,可胡为民还是将这些东西给改了。
原因很简单!
如果你真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加进去,恐怕会让这部小说成为一部“禁书”。
说不定还会因此惹来更大麻烦!
毕竟,现在战争是真实的,且正在发生的。
所以,胡为民这版《芳华》三观非常正,说白了就是要与主流思想要契合,不能走歪门邪道。
其次,一些次要人物也必须要删减掉,还有什么买碟片,下岗等故事情节,统统都得删掉。
毕竟,这些情节都是后来所发生的事情,有些甚至还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事情,而现在是什么时候,现在才1980年,你写这些东西,小说被禁都是轻的!
当然,删减这些剧情,并不代表,这部小说就没有一个完整结局。
事实上,胡版《芳华》的小说的剧情,一共分成了三部分。
首先就是介绍各种人物出场,包括各人物背景、职业以及各自性格。
这些,他大体上都借鉴了电影版。
不过接下来推动剧情的重要一环,男主人公与林丁丁因为某件事,导致男主人公犯错不得不离开文工团,就这段剧情,胡为民直接给改了。
他这版的主人公是宫雪,没错,是龚雪到化名。
主人公的经历也是套用龚雪的,因此他也不会安排宫雪和刘峰之间有什么。
在小说里,文工团所在的部队奔赴前线,文工团不仅为前线部队表演,最后还参加了战斗。
这样的情节设定,一是为了避开那些“雷区”,二也是为了突出当下核心主流思想观。
那就是保家卫国!
也可以说是舍小家,为大家!
写完了这一部分剧情后,接下来的剧情,胡为民将会重点描述主人公在战场之上的成长。
当然,牺牲是无可避免的。
这一部分剧情,他觉得是这部小说的重中之重,也是最为难写的地方。
它不仅要考验到胡为民的笔力,也要考验到他自己对这场战争的熟悉程度。
好在,现在是两山轮战阶段,有些战斗细节已经不是秘密。
这一部分剧情,胡为民因为力求真实,特意请教过相关人士。
半个小时后,朱盛昌已经看完了整部小说。
他激动地拍着大腿道:“为民,这部小说……经典,这是一部足以成为经典流传于后世的小说啊!”
“朱老师,夸奖太过了。”胡为民连忙道。
“不,我觉得恰如其分!”朱盛昌正色道:“为民,你对文工团,对部队的描写非常真实。同时,又塑造出了宫雪、刘峰、林丁丁,萧惠等个性鲜明、生动又可爱的军人形象。最后,他们的牺牲也是可歌可泣的,就如同那场还在继续的战争一样。”
“为民,我敢保证,这部小说在《当代》发表后,绝对能在文学界和读者中引起轩然大波!”
接着,他又半开玩笑道:“不过,你可能要做好挨骂的准备。”
“啊,为什么?”
胡为民愣住了,刚才还说我写的好,转头又说让我做好挨骂的准备。
你要不要听听你自己再说什么?
“结局,结局太惨了!”朱盛昌摇摇头,他的情绪也不免受到小说结局的影响,“宫雪、刘峰、林丁丁他们都在战斗中牺牲了,这……合适吗?”
“合适。”胡为民收起玩世不恭的神色,正色道:“朱老师,那边的战争还没有结束。那些可爱的人,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不知道牺牲了多少生命。其中,如宫雪、刘峰般的年轻人不知凡几。
我只是把真实发生的,化用到几个主角身上而已。朱老师,我觉得只有这样的结局,才能让读者明白我们如今的安定是如何而来!”
朱盛昌愣住了,而后缓缓点头,他觉得自己还是小看了眼前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