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站在养老社区规划图前,指尖轻轻划过周边区域的空白处,眼中闪烁着创意的光芒。
“这一片空地,距离养老社区只有两公里,视野开阔,土壤肥沃,如果能流转过来…”
沈佳好奇地凑上前,“你又有什么点子了?”
“智慧农场!”王安语气坚定,“我们可以在养老社区旁边建一座现代化的农业园区,让老人们参与轻度农耕活动。”
“农耕活动?”沈佳疑惑地挑眉。
“想象一下,退休老人们穿着轻便的园艺服,在阳光下采摘自己种植的有机蔬果,不是很美好吗?”王安眼中闪烁着憧憬,“劳动能带来成就感,还能保持身体健康。”
沈佳眼睛一亮,“确实很有吸引力!但农业技术这块,我们是外行啊。”
就在这时,王安脑海中响起熟悉的系统提示音:【“检测到宿主有新想法,建议借款500万投入智慧农业研发,利息:三日内学习并掌握5种智能农业技术”】
王安毫不犹豫:“我接受!”
接下来的三天,王安几乎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各种农业科技专着、论文堆满了桌面,电脑屏幕上不停闪现着物联网技术、无人机植保、智能灌溉系统的资料。
沈佳端着咖啡推门而入,惊讶地看着眼前的“小型图书馆”,“你这是…”
王安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指着电脑屏幕兴奋地讲解:“看这个,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可以节水80%!还有这个垂直农业系统,能在有限空间内提高十倍产量!”
“我联系上江州农业大学的朱教授了,他是智能农业领域的权威,明天约好见面。”
次日,王安精神抖擞地来到江州农业大学。朱教授,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在实验室门口等候。
“朱教授,久仰大名!”王安热情地握住老人的手。
朱教授上下打量着王安,眼中带着审视,“王总,坦白讲,一开始听说有房地产商想做智慧农业,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很多人只是看中农业补贴,根本不懂也不爱农业。”
王安没有急于辩解,而是打开平板电脑,展示着这几天的学习笔记和构想,“教授,请看这些…”
三小时后,朱教授眼中的审视变成了惊讶,继而是欣赏。
“年轻人,你的热情和学习能力让我刮目相看!这些想法,有些甚至我都没想到。”
朱教授拍了拍王安的肩膀,“明天,我带你去看看我的实验田,那里有些东西可能对你有帮助。”
然而,好事多磨。
徐浪得知王安进军农业领域的消息,阴沉着脸拨通了手下的电话,“给我查查这个朱教授的底细。”
第二天,一名“农业科技报”的“记者”出现在朱教授的办公室门口。
“朱教授,听说您要和安居地产合作?他们对农业一窍不通,恐怕只是想骗取补贴,甚至可能破坏生态环境。”
朱教授冷笑一声,“年轻人,做记者要有职业道德。昨天王总和我交流了几个小时,对农业的理解和热情,比某些'专业人士'都强。”
“至于补贴和环境,他的规划里环保理念比我还强调!你回去告诉派你来的人,别白费心思了。”
“记者”尴尬地离开后,朱教授带王安来到郊外的实验田。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与众不同的农田:没有农民在劳作,却井然有序地运转着。
一台无人机低空飞过,精准地对作物喷洒生物农药;地面上,一个小型机器人在田间穿行,采集土壤和作物数据;灌溉系统根据天气预报和土壤湿度,自动调整出水量。
“这就是未来农业的雏形。”朱教授自豪地挥手示意,“节水、节肥、高效、生态。”
王安的眼睛亮了起来,“教授,我有个想法,不仅要做智慧农业,还要将农业观光、养老休闲和健康食品整合起来,形成全产业链闭环。”
“老人们可以参与轻度劳作,体验农耕乐趣;游客可以观光学习;产出的有机农产品,直接供应给养老社区和市场,真正实现从土地到餐桌的全链条。”
系统提示音响起:【“检测到高价值商业模式构想,如成功实施,将获得额外奖励”】
朱教授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应用场景!王总,我决定全力支持你!”
然而,徐浪的阻挠并未停止。既然无法从朱教授这边下手,他转而收买了当地村委会的几名成员,试图阻挠土地流转审批。
“这个王安肯定会卷钱跑路,到时候土地荒废,我们老百姓怎么办?”村委会会议上,一名中年男子激动地拍着桌子。
消息传到王安耳中,他不慌不忙,笑着制定了应对之策。
次日,三辆大巴车停在村口,村民们好奇地聚集过来。
“各位乡亲们,今天我们邀请大家参观瓦窑村项目,看看我们安居地产是怎么做事的。”王安站在车前,热情洋溕地招呼着。
一整天的参观让村民们眼界大开。瓦窑村精致的环境、完善的设施、居民们的满意口碑,都让他们对安居地产的印象彻底改观。
回程的路上,王安在车上站起来,面色诚恳:“各位乡亲,我想邀请你们参与一个'共富计划'。”
“土地流转后,不仅会支付租金,你们还可以选择用土地入股智慧农场项目,成为股东,分享收益。”
“而且,农场需要用工,优先聘用村里的劳动力。老人们可以做轻活,青壮年可以学习运用新技术。”
村民们热烈讨论起来,原本的疑虑一扫而空。
一周后,乡村振兴座谈会在村委会召开。王安和朱教授详细介绍了智慧农场规划,从技术应用到经济效益,从生态保护到村民参与。
最终,土地流转审批顺利通过,智慧农场项目正式启动。
央视农业频道的记者闻讯赶来,对这一创新模式进行了专题报道。
【“叮!恭喜宿主成功启动智慧农场项目,系统特别奖励:智能农业技术专利一项,未来农业整体解决方案价值提升30%!”】
工程车开进了农田,测量仪器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光泽。王安带着老年顾问团来到现场,向他们展示农场的规划图。
“这里将是智能温室区,全年可产出有机蔬菜;这边是果园区,适合轻度采摘活动;水产区配备智能监测系统,水质清澈见底…”
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我要报名!”一位退休多年的老教授举起手,“我年轻时在农村插队,对种地还是有点心得的。”
“我也要参加!”越来越多的老人响应。
王安看着眼前这群精神矍铄的老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不仅是一个商业项目,更是一场连接城乡、联结代际的绿色革命。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洒在农田上,描绘出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一位老人伸出布满皱纹的手,抓起一把黑土,深深地嗅了嗅。
“好土!”他笑着看向王安,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这片土地,会有好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