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丁南景终于到达了瑞和镇。
与丁南景同行的还有文举业、毛德景、庞象、彭子良等,皆丁南景的重臣,对襄州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免礼,兴帆,我们又见面了。”丁南景率先和甘兴帆打起招呼,接着又望向其他人:“哪位是林同曦,哪位又是林辰轩啊?”
二人被念到名,皆是出列,介绍起自己。
丁南景望着二人,摸了摸自己的胡须,欣慰道:“不错不错,你二人面相不凡,以后或有不小的成就。瑞和镇有你们,是这里的百姓有福气啊。”
“好了,我们去衙门看看吧。”丁南景下了指令,于是乎众人便移步衙门。
衙门作为丁南景的必检地,二人早做了安排,让颜成弘带着官差严阵以待。
在快到达衙门门口时,丁南景看到了崭新的公示栏,而且上面还贴满了东西。
丁南景不解,一个小小的城镇,怎么会有这么多东西需要公示?
一般来说,官府所发布的公示多数是命令,要求群众遵守。
规矩越多,就证明这里的群众不自觉,必须要提前公示来加以警告。
他上前一看,结果上面贴的东西多数是榜单,官府的公示则是很少。
所谓的榜单,乃是其他人发布的委托,完成后可获得贡献值,获取钱粮。
“辰轩,这榜单乃是何物啊?”丁南景指了指公示栏,询问起这张东西。
陈云轩对此早有准备,将贡献值制度说了出来,同时以青石村作为成功例子进行说明。
“嗯,倒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如此一来可算减少了官府不少麻烦。”丁南景连连点头,先前他也曾做过管理地方的官员,有群众不少事情皆是要找官府进行解决,分去了他很大一部分精力。
二人设置的贡献值制度,等于将琐碎的事情承包了出去,而且还激励了热心做好事的群众。
在看完榜单后,众人继续前行,接着便看到了排成两列的官差。
丁南景又接着疑惑,以往来视察的地方,官差从未有过如此整齐,也就文将军的将士有此风貌,二人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还没等丁南景思考出来时,颜成弘却是迎了上来:“丁大人,瑞和镇官差已做好检阅准备,恳请大人检阅!”
检阅?这不是军队才有的词吗?一群镇上的官差,难不成能被操练到军队的地步?
“嗯,你们继续吧。”丁南景点点头,对这群官差充满了好奇。
“襄州牧丁南景大人已到!”颜成弘说完后,旁边的官差便齐声道出“恭迎丁大人”,同时摆出敬礼姿势,气势如虹,镇住众人,这气势也就战场上能感受到了。
文举业看着这群官差,内心甚是欣慰,想不到有生之年居然还能看到襄州有第二支纪律严明的队伍。
“向丁大人示范武技!”颜成弘接着下令,而后官差便齐齐拔刀,施展起刀法,皆是带出一阵撕裂空气的刀风声,足见其力量强悍。
丁南景点点头,这可比他其他县县城的官差好上不少,有的人抓贼的时候甚至刀都抓不稳。
“向丁大人报数!”颜成弘继续喊道,官差便由远至近报起数来。
“1!”
“2!”
……
“18!”
“18!”
在两列最后一名念完后,官差颜成弘便行向丁南景汇报起官府人数:“禀告丁大人,瑞和镇普通官差36人,加上本捕头与一名副捕头共计38人。”
以上的检阅,皆是林同曦参考之前学校的军训编制而成,让衙役们演练了一番。
别的不说,至少精神劲很足。
“噢?副捕头去哪了?”丁南景注意到颜成弘提到了一个副捕头,便顺手问了一句。
“回大人,江副捕头已备好公文,在衙门内以等待大人检阅。”颜成弘答道。
丁南景点点头,而后进入衙门,见到了同样精神十足的官差。
“丁大人好,在下瑞和镇副捕头江嘉稻,不知大人想查阅哪一方面的公文?”江嘉稻问道。
“就拿你们官差的名册来吧。”丁南景随口提了一句,而后江嘉稻很快便从一堆资料当中拿出一本呈给丁南景。
“德辉啊,你按照名册点一下名吧。”丁南景向一旁的毛德辉下起命令。
毛德辉皱了皱眉头,内心对丁南景表示不耐烦,这点小事居然要让自己一个高层来干。
虽说如此,但毛德辉还是遵循了他的命令,毕竟丁南景岁数这么大,说不定有一天就归西了。
自己的外甥届时便可上位,于是乎他决定暂且忍让丁南景些许时日!
“叫到的人出列!”
“颜成弘!”
“到!”
“江嘉稻!”
“到!”
……
毛德辉点完,众官差皆是出列,没有错漏。
“不错,数目刚好对得上,接下来拿出户口和商贩的名册。”丁南景接着提出要求。
听到这句话,江嘉稻大喜,他们这个月重点准备的就是这个!
话刚落下来,丁南景便发觉对方迅速调出两本,几乎比找官差名册的速度还快。
丁南景翻阅了一下名册,随后便让陈云轩说起瑞和镇的流民情况。
陈云轩依照记忆,大致说了一下,概括起来就是镇上的流民不少,但已经得到了安置,多数人更是在这里找到了生计。
“无依无靠的人也是吗?”丁南景冷不丁地问了一句。
“不错,我等已经设置了安济坊进行安置。”陈云轩从容答道。
丁南景刚才就注意到瑞和镇上没有乞丐游荡,这才任何地方都是极为难得的,就连富饶的襄江郡也不敢保证他们没有乞丐。
关于乞丐问题,二人早已设置了多个地方进行安置,首先保证他们不会上街乞讨影响形象。
在丁南景视察期间,其衣食住宿皆由官府临时提供保障。
等到视察结束后,二人则打算让官差登记造册,接着分析其致贫原因。
当然,这是后话了,丁南景听到安济坊这个机构后,当即表示要前去查探一番。
“对了,将有关户口和商贩的公文带上。”丁南景刚想离去,便又叮嘱起甘兴帆带上资料。
不一会儿,岳凌云已经收到丁南景要来的消息,立即叫小九等班干部在门前等候。
“参见丁大人,吾乃安济坊坊主岳凌云,这几位则是安济坊的班干部。”岳凌云率先开口介绍起己方身份。
“哦?这班干部又是?”丁南景望向林同曦,文举也业曾和他说过,这位瑞和镇的师爷很有想法,不少新东西皆是出自他手。
“回大人,这安济坊有儿童、小孩、残疾人等等,为了管理便利,在下便设置了班干一职,从对应群体中抽出有能力的几人协助管理,譬如您眼前的这位白无咎。”林同曦回答起丁南景的疑问。
听到林同曦念及自己的名字,小九也是站了出来,拱手道:“大人,小子白无咎,外号小九,今日有幸得见尊颜。”
丁南景见到小九,一时间想起了自己的孩子,曾几何时他也是如此稚嫩听话,如今却有了自己的意见,屡屡和自己唱反调,不得不唏嘘起来。
“好好好,小九啊,就由你来带我逛逛这安济坊吧。”丁南景牵起小九的手,犹如爷孙一般走进安济坊。
“丁大人,这边是书院,平常供众学子学习,这边是依次是1到5班,那边则是6到10班。”
“这10个班之间可有什么区别?”丁南景询问道。
“回大人,安济坊有不少群体,譬如孩童、老人、寡妇、残疾人等等,两位林大人觉得以群体相称或有不敬之意,便以数字相称。”小九淡定地回答起丁南景的疑问,没有丝毫怯场之意。
林同曦在心理默默给了个大拇指,果然小九心性高就是牛。
在这之后,小九带着丁南景游览了整个安济坊,不时还夸奖起丁南景,讨得了丁南景的欢心。
“不错,接下来去复春堂吧,听说这个老板曾经找到了治疗瘟疫的解药,救了襄州百姓,本刺史要亲自向这位姑娘道谢一番。”丁南景说完,便叫亲信准备起礼物,打算向苏若雪赠礼。
小九见状,在背后做了个手势,隐藏的孩童见到后,便让另一个孩童去通知苏若雪。
……
丁南景来到复春堂,发觉里面有不少旌旗,皆是镇民送给苏若雪的礼物,夸赞苏若雪的技艺。
“苏神医,我乃襄州牧丁南景,本刺史略备了一些薄礼,以答谢苏神医上次拯救襄州百姓之恩。”丁南景说完,便叫人将礼物抬了上来。
苏若雪摆手拒绝,连声道:“丁大人客气了,小女子设立医馆只为治病救人,大人若是送小女子这些礼物,反倒让我不知如何处置。”
“大人,不如将礼物换成银两,而后交给苏姑娘,作为其替无钱之人看病的善款如何?”彭子良抓住机会,向丁南景提出建议。
“嗯,就这样吧,苏姑娘意下如何?”丁南景点点头。
“既然大人盛情难却,那小女子也不好拒绝了,还请大人转交给林镇长,也许他们更懂得如何利用此项善款。”苏若雪转而望向陈云轩。
“好,那便如此,辰轩,就有劳你了。”丁南景也转过身,望向一旁的陈云轩。
就在这时,屋外突然传来几声尖叫。
“苏大夫!有人晕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