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村落,忙碌了一天的农活终于结束,吴艺珍风风火火地回到家中,一进院子,就扯着嗓子喊道:“老大家,老二家的媳妇、还有孩子们,都别磨蹭啦,赶紧把昨天的活计拾掇起来干。”
潘巧莲和胡月闻声,赶忙放下手中杂务,孩子们也蹦蹦跳跳地聚拢过来。
大伙围坐在院子里,地上堆满了粗细不一的藤条和一捆捆行麻。吴艺珍率先捞起一把藤条,浸到滚烫的热水中,双手被热气蒸得泛红,可她眼里满是专注,嘴里嘟囔着:
“这藤条泡软了才能抽丝,可得精细着点儿。”
潘巧莲和胡月也在一旁,纤细的手指熟练地将泡好的藤条慢慢撕开,用林轩做的工具抽成丝。
孩子们眨巴着大眼睛,有样学样,小手被藤条划得生疼,却也不吭一声,都在卖力干活。
林轩把潘巧莲和胡月叫过来,林轩轻轻拍了拍纺车,笑着看向两人:
“嫂子们,看好咯,这纺车一转,棉线就像变魔术似的出来啦。”
说罢,他手脚麻利地操作起来,纺车嗡嗡作响,雪白的棉线丝丝缕缕地缠绕而出。潘巧莲和胡月看得目瞪口呆,嘴巴张得老大,潘巧莲心里直犯嘀咕:
“这啥玩意儿啊,咋这么神呢!俺要是学会了,在村里不得风光死。”
胡月也暗自思忖:“可得跟林轩弟好好学,日后说不定还能靠这手艺挣大钱。”
两人迫不及待地凑上前,学着林轩的样子摆弄起来。
叶欣站在一旁,看着潘巧莲和胡月那股兴奋劲儿,心里酸溜溜的,像吃了未成熟的果子。她别过头,眼里居然噙着泪水。
林轩瞧出老婆的小情绪,凑近她耳边,温热的气息撩动她的发丝:
“老婆,别气啦,我今晚就教你识字、算术,往后家里这一摊子买卖可都得靠你操持呢。”
叶欣心里一喜,可目光扫到纺车,还是觉得刺挠挠的。
林轩立马会意,笑着安抚:“老婆,别急,我一会儿给你单独做一个,咱拿回自个儿家玩个够。”
叶欣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嘴角悄然勾起一抹弧度。
林轩又转向老妈,神色郑重地说道:“妈,明儿起您就别下地啦,和嫂子们留在家里做活。你们都是管事的,每天三十文工钱,旁人来干活就二十文。”
接着,林轩把林文、林静还有大嫂、二嫂叫到跟前,目光炯炯有神:“今晚都过来学认字,往后咱们要去镇里、县里做买卖,不识字、不会算术可寸步难行。”
众人纷纷应下。
至于大哥、二哥家的孩子,林轩让大嫂,二嫂先学了,然后回去教他们,明天叶欣再帮着好好教教孩子们。
安排妥当,林轩让大哥带着林大有几人继续做自行车,自己则领着林威、林文制作纺车和织布机。
天色渐暗,繁星爬上夜空,林轩才直起酸痛的腰背,看着眼前一台刚完工的织麻布的织布机,长舒一口气。虽说疲惫,但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大伙收拾好家伙什,各自归家。
林轩一手牵着孩子,一手揽着叶欣,大嫂、二嫂、林文、林静跟在身后,一行人有说有笑。回到林轩家中,屋里点起了新买的油灯,暖黄的光摇曳跳跃。林轩将纸笔一一摆开,林武也把自家的油灯拎来,屋里亮堂了许多。
林虎、林豹、林娇娇像三只好奇的小猫,蹲在一旁,眼巴巴地望着。
林轩心里门儿清,故意今儿个不教他们,瞧着他们眼巴巴的模样,就知道这好奇心被勾得死死的了,日后学习指定更上心。
叶欣想到明天自己要当老师,又紧张又兴奋,坐得笔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林轩。
潘巧莲满心忐忑,果真,学起来的时候,潘巧莲脑子就像糊了浆糊,怎么都转不过弯,急得额头直冒汗。一旁的林娇娇瞧不下去了,“蹭”地一下跑过去,脆生生地说:
“妈,我教你。”林娇娇有模有样的教潘巧莲。
林轩在一旁看着,暗暗点头:这林娇娇,十分聪慧,学啥都快。
这一晚,林轩不紧不慢地教了十个最简单的字,还有现代的十个数字。叶欣、林娇娇、林可儿学得认真,眼睛都不眨一下,很快就掌握了。
林轩教的数字,可不是这个时代的。没办法啊,现在的十个数字,林轩也写不明白,他只是在现代的纸币上见过,并且还不全。你让他用文字从壹写到 拾,他也做不到。
最后也就叶欣和林娇娇,林可儿学会了。
所有人回家。林虎,林豹一出门,就缠着林娇娇,让她教他们识字。潘巧莲和胡月红着脸,不断的在心里骂自己笨。
林武刚才没说话,可是他也学会了几个字。
回到家里,林武和潘巧莲躺在被窝里,就开始在对方大腿上用手指写字,最后学到了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不过这样的学习方法,林武和潘巧莲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