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确定好了,他们总共下来五十人,其中有三十六人参与了战斗。在围攻的时候,两个百夫队都参与其中,不过到了院内,就主要是他们自己在战斗了,其他人则在院外进行辅助。在这场战斗中,有八人不幸战死,而其他二十八人都成功达到了官一级的目标,只是距离再升一级还有些差距。”董全勇详细地回答道。
“好的,赵智,给每一个战死的士兵发放一百两纹银。这就算是胭脂城府兵营的一点心意吧。”李三一转头对赵智吩咐道。
“是,大人。”赵智恭敬地应道。
“其他将士的伤亡情况如何呢?”李三一接着问道。
“回大人,其他将士并没有出现伤亡情况。主要是因为大家都处于外围进行警戒和远程攻击,而院内的战斗则是由护卫们完成的。”董全勇迅速回答道。
“嗯,这样就好。只要大家都能安全无事,那就皆大欢喜了。这样吧,今晚大家就好好休息一下,养精蓄锐,明天继续行动。至于明天的行动地点,我会让人明天再带给你的。”李三一满意地点点头,表示对董全勇的回复非常认可。
“啊,大人这是要把这些人送走呀!”董全勇满脸惊愕地喊道。
李三一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笑容,调侃道:“哈哈哈,这可是监军大人的厚爱啊,给了我们足足三个月的粮饷,大家都不用饿肚子啦!”
他的话语引得周围的几个人一阵哄笑,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笑声渐止,李三一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看着董全勇,郑重地说:
“好了,你在现场,一定要注意掌控局面,只要能达到升级的标准就可以了。这可是我们第一次为上官办事,必须把事情办得漂亮,这样以后的合作才能继续下去嘛!”
董全勇连忙点头应道:
“是,大人,我明白。那没有参战的那十四个人,还是像之前一样凉着吗?”
李三一略微思考了一下,回答道:“嗯,正常使用就行了,不用特意去安排他们。”
董全勇接着说:“是,那我就让他们正常执勤、巡逻,至于能不能立下功劳,就只能看天意了。”
李三一表示赞同,他拍了拍董全勇的肩膀,说:“嗯,就这样办吧。今天就到这里,你把队伍带好,明天继续去剿匪。”
董全勇高声应道:“是!”然后转身离去,其他人也纷纷散去,各自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第二天清晨,天蒙蒙亮,府兵营的校场上,麻伟身着整齐的军装,精神抖擞地站在队伍前方。他今天负责带领另一支总旗人马执行任务,而他的职位已经晋升为府兵营营部警卫部队的百夫长,手下统领着两支总旗的兵力。
今天的剿匪行动中,董全勇所率领的两个百夫队展现出了惊人的默契。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在与土匪的激烈战斗中,有两名护卫不幸战死,另有一名重伤。尽管如此,他们的英勇奋战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成功剿灭了这股土匪势力。
由于府兵营距离匪巢并不远,所以今天早上出发,傍晚时分便返回。整个剿匪过程相对顺利,只是在打扫战场时花费了一些时间。由于这次是突然袭击,土匪们的物品都还处于正常放置状态,显得十分凌乱。
夜幕降临,府兵营的营部灯火通明。董全勇等五人围坐在一张长桌前,向麻伟汇报此次剿匪的战果。
董全勇面色凝重地说道:“大人,经过仔细清点,此次剿灭土匪共计一百一十四人,没有一人逃脱。同时,我们在后院成功解救了六十三名女子,她们的年龄跨度从十五六岁到三四十岁不等。”
接着,他继续汇报缴获的财物:“此外,我们还缴获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其中,金子有一万八千五百二十两,银子则多达六十一万七千余两。另外,还有四十五匹马、骡马、毛驴有十五头,三十一头耕牛、三百二十只羊,以及各种武器盔甲和五百五十六石粮食。”
“嗯,不错,伤亡如何?”李三一肯定地说道,同时询问起伤亡情况。
“护卫战死了三个,其中有一个是受了重伤,在回来的路上不幸身亡的。而且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受了点伤。不过,我们的人相对来说伤势较轻,只有十九人受了轻伤。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的人基本上都采用了三三战术,相互配合,而那些护卫们则大多是单打独斗。”
“不行,这种情况在以后的战斗中绝对不能再出现了。我们是军队,讲究的是团队协作,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如果再发现有人不顾团队,只顾自己单打独斗,一旦战斗结束,就直接劝退。”李三一一脸严肃地说道。
“这么严格吗?”董全勇有些不解地问道。
“现在我们还是面对土匪,伤亡就是接近两成,以后面对匈奴或者大夏边军,那就直接崩溃了。府兵营基本都是闲时为农、战时为兵。缺衣少食,缺乏训练,体力也跟不上,在不讲究点战术,面对外敌就是个死,咱们在座的没有一个能落下好。”李三一严肃的道。
“我希望在未来的训练过程中,我们能够将集体战术真正地贯彻到底,落到实处。毕竟,打仗的基础固然是体力,但更重要的还是依靠头脑。”李三一脸严肃地说道。
“是!”四人齐声高呼,声音响亮而整齐。
李三一点点头,对着赵智说道:“这次剿匪战利品,马匹就统一交给长史去分配吧。至于耕牛和粮食,按照当前的市场行情卖给卫所。而战利品中的衣物、那些已经损坏的盔甲以及武器,都全部打包给卫所。至于肉类和羊,就留下来给全体将士们改善伙食吧。”
李三一顿了顿,转头看向董全勇吩咐道:“把这两次的人员晋升名单报给我,等我批复之后。后天你就把这批人,连同他们的战斗经过一起送到大营,交给监军大人。另外,再顺便把下一批人也接回来。”
最后,李三一又补充道:“还有一件事,记得询问一下监军大人,对于这些人的尸体该如何处理。咱们这里有个忠魂园,可以向他介绍一下。现在天气寒冷,尸体放置一段时间倒也无妨,但等到开春之后,恐怕就不好存放了。”这也是下次万一出现战事,天气转热做准备。
“是,大人!”董全勇赶忙应道,心中暗自窃喜。他深知这是李三一特意为他创造的机会,只要自己能多在众人面前露面,就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进而有机会独自掌权。
李三一接着对赵智说道:“长史,你和东初商议一下,看看如何给上官们送去元正礼物。另外,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护卫们,府兵营按照每人一百两银子的标准进行抚恤,这些银子也一并带过去。”
长史和东初齐声回答道:“是!”
李三一略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你们俩也随队一同前往吧。不过,记得带上一个百夫队,毕竟一下子营部出去一半的高层,我可不希望途中出现什么意外。”
三人再次齐声应道:“是!”
按常理来说,他们这样的出行,通常最多只会派遣一个小旗的兵力护送,而这次李三一竟然一下子给了一个百夫队,这无疑让他们感到十分安心。
次日清晨,李三一批准了董全勇所提交的关于护卫们晋升的折子。
赵东初和赵智两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终于拟定出了一份详细的礼物清单:
“对于万户侯、监军以及军师这三位重要人物,每人五百两银子;牛、羊皮各一百张;珠宝一盒;白酒五百斤。而其他千户(含)以上的官员,则每人一百两银子;牛、羊皮各五十张;白酒一百斤。”
当这份礼单呈现在李三面前时,他只是随意地扫了一眼,并没有过多的在意,便毫不犹豫地批准了。
三天后,所有人都平安无事地回到了大营。
营部里,李三见到了赵东初等人,关切地问道:“这次的行程还顺利吗?”
赵东初面带微笑,自信地回答道:“非常顺利。”
李三点了点头,接着又将目光转向董全勇,询问道:“这次监军大人派了多少人过来呢?”
董全勇回答道:“监军大人并没有明确说明具体的人数,只是说他们元正之后再下去。不过,他对这次回去的人都相当满意。只是提到那些没有参战的人,以后就不用再回来了,直接交由府兵营处置。”
李三听完董全勇的话,不禁眉头微皱,心中暗自叫苦。这些人背后想必都有着不简单的背景,自己又该如何是好呢?
“好的,大人,我明白了。”董全勇回应道,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毕竟这监军派来的人确实不好处理。
李三一稍作停顿,接着说道:“今年的元正,咱们的人手很充足,所以我决定让大家轮流放假。具体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三十到初三这四天,由一部分人放假;初四到初七这四天,则轮到另一部分人放假。大家对此有什么意见吗?”
众人齐声回答:“没有!”他们心里都很清楚,这种轮流放假的方式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谁会有意见呢?而且大家都明白,这其实是李三一他们对大家的一种奖赏。
李三一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既然如此,那接下来就由你们四个人去安排一下部队的布防工作。另外,考虑到大家离家都有一段时间了,我决定给每个到来一个月的士兵发放五百文的路费,让大家可以回家看看。超过一个月的每人一两,伍长每人二两银子,小旗每人五两银子,总旗每人十两银子,百夫长及其以上的军官每人二十两银子。此外,再给每人发放五斤肉,让大家在元正这个节日里都能过得好一些。毕竟,明年的任务肯定不会轻松啊。”
今年的剿匪行动收获颇丰,大家都很辛苦,多少给点奖励表示一下吧。毕竟,如果明年边疆局势不稳定,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无法平安回家呢。
“是。”赵智应道,表示明白。
接着,赵智提出了一个问题:“大人,对于那些在剿匪中战死和重伤的士兵,今年该如何安排呢?”
李三一没有直接回答赵智的问题,而是转头问前任长史赵东初:“东初,往年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怎么处理的呢?”
赵东初如实回答道:“按道理来说,应该是要有所表示的。只是以前的守备基本上都不管这些事务,贪腐的又厉害,我那里也没有多余的钱财,所以就一直搁置着没有处理。”他也不避讳,其他州县的情况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董全勇不由得低下了头,他可是收过李三一的贿赂的。
李三一继续追问:“那么以前有过士兵战死或者重伤的情况吗?”
赵东初想了想,回答说:“在我任职期间,也就是今年从大人您这里开始才有了杀敌,和战死的,以前基本上没有什么战事,更不用说剿匪了。”
“行吧,这样的话,最近半年战死和重伤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两百人。咱们五个,再加上其他几个百夫长,每个人都分一些,然后去慰问所有的人。每人给五两银子、五斤肉、五斤油,还有五石粮食。”李三一思考了一会儿后回答道。既然有这些资源,那就应该好好利用起来,这也是所谓的顺应民心。这样做可以让下面的人都看到,李三一并没有忘记他们。
“是。”其他人齐声应道。
“十二月二十九日,所有人都要就近去忠魂园进行祭奠。他们既是我们的战友,也是我们的未来。”李三一接着安排道。
“是。”几个人又齐声回答道。
“你们还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吗?都可以说出来。”李三一说完自己的事情后,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