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是定了个方向,但是郝宇杰觉得就像已经完成了一项工作一样轻松。想起网友嘱托的事情。
昌平,沙河镇,李家庄,李富贵,李满仓。
郝宇杰决定提前去踩踩点。否则到那天才去的话,很难及时赶到,如果真的就是那天,那可就惨了。
前世郝宇杰在北京呆了好几年,昌平他也去过好多次,但是现在和后世完全就是两个概念啊。
想到就做,郝宇杰看看时间,快要下午上班了。离开别墅,往轧钢厂走去。
到了厂子里,郝宇杰谁都没见,来到自己办公室,拉开抽屉取出一沓盖好章的介绍信。
毕竟他现在是副科长,又是采购科这种需要东奔西跑的科室,有一些介绍信完全在他职能范围之内。
唯一懊恼的是当时怎么就脑抽把介绍信放抽屉里了呢,这个年代这东西多重要啊,完全就等同于身份证。
带好介绍信,郝宇杰就冲出了轧钢厂,打听到去昌平方向的车都在哪边。这个时候去昌平是没有公交车的,属于长途客运。正常要去客运站,但是在沿途也有一些站点可以上下。
找机会收起自行车,等了一个多小时,才坐上去往昌平的车。票价一元。
郝宇杰暗自吐槽,这价格按照现在的物价来说,有点小贵啊。
一百里地,大部分路都特别不好,晃晃悠悠的,中途有一段路还下过雨,泥泞不堪车陷里了。
所有乘客都下车去推,也没人在乎脚上是不是踩了泥,推完又嘻嘻哈哈的上车继续走。
然后又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停了,郝宇杰就看到司机和售票员在车上一个夹空里抬出一铁桶水,加进了车里,也不知道加哪去了,难道是水变油?
车的颠簸和车上夹杂的各种味道,让并不晕车的郝宇杰也感觉到极其的不舒服。只能不断的抽烟来提提神。
这让郝宇杰想起了以前在视频上看到的印度,孟加拉国和非洲等地。
总之这一次行程体验感极差。
晃晃悠悠,走走停停,前世四十分钟的车程硬是走了两个多小时近三个小时。真是酸爽。
下车的时候已经五点多了。想到这个年代可能出门会比较费劲,没想到会费劲到这种程度。
打听了一圈,现在的沙河镇叫沙河公社,李家庄和秦家村一起是红旗大队。要去李家庄,得坐去沙河公社的车,但是不用到沙河公社,中途下车再走五里路。
不过去沙河公社的不是客车,是马车,一天只有两次。
郝宇杰听的都要崩溃了。今天是不可能到李家庄了,只能在昌平住一宿。怪不得秦淮茹很少回娘家,这回一次娘家她早上就得走,折腾一整天。
这个年代坐一整天车可和后世坐一整天车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要是再带孩子再拿东西,想想都头皮发麻。
找了一家旅店,拿出介绍信登记,交了四毛钱的住宿费安顿下来。这个时期住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旅店,条件非常差,有大通铺和单间,单间四毛一晚,通铺一毛一晚。
通铺就是一个房间里一张木板搭的大床,十多个人在上面挤一宿。而下面公社的旅店又叫大车店,是没有单间的,全是通铺。
另外一种就是招待所,招待所条件就好很多了,都是单间,二人间,三人间,四人间。没有通铺。跟现在的小旅馆差不多,就是装修等各方面差很多。
但是招待所是不对外的,只对本系统出差人员提供住宿。比如铁路招待所,那就是全国的铁路员工到处出差的时候住的,其他人住不了。
进了房间以后,郝宇杰闪身进了别墅,吃饱喝足泡个澡解解乏。修炼不能停。
以他这段时间修炼的成果,感觉离第一层圆满还是遥遥无期,但是身体各方面也都非常人能比。折腾这一路,也没觉得累,只是颠簸加上各种味道让他实在是难受。
这一次郝宇杰只修炼了一个周天,来一次昌平不能白来,看看时间九点多,出去转转,看看有没有黑市。
来到旅店门口,发现大门插上了,还上了锁,工作人员也没在,想了想还是放弃了找到工作人员和他沟通的想法。不能节外生枝。
回到屋里,打开窗户向外看了看,运转鲲鹏逍遥游,几个起落就出了旅店。现在的郝宇杰高来高走完全不在话下。
戴上帽子和口罩,拿出尘封已久的电动车,记好旅店的位置,一拧电门,如一支离弦的箭,穿梭在大街小巷。
今晚的月色很美,所以郝宇杰也没开大灯,现在的眼力和反应速度与他第一次骑电动车的时候可是天差地别。
中途偶尔看到前方有人的时候,他就一个急刹,然后瞬间将胯下的电动车换成二八大杠,整个流程行云流水,比德芙还要丝滑。等没人了再瞬间换回来。
那是飞一样的感觉。
那是飞一样的感觉。
风驰电掣的跑了不到半个小时,郝宇杰就发现了黑市的位置。把电动车收起来,钻进了胡同里。
这个黑市的规模和北新桥那边的差不多,隐约有一二百人,摊位也有二十来个。郝宇杰走了一圈,感觉没什么新意,兴趣缺缺。
就在郝宇杰想要离开的时候,忽然有一个摊位让他起了兴趣。
那是一个卖菜的摊位,卖的都是基本罢园的时令蔬菜,有已经黄了的老黄瓜种,有点茄子,辣椒,还有点西红柿。
这个摊主是郝宇杰进来以后来的,当时郝宇杰看到了,挑着一个扁担,挂着两个筐,东西不多,也得有几十斤。此时把东西刚刚摊开,就已经有人围了上去。
摊主是一个三十左右的中年汉子,年纪不大但是已经布满沧桑,在几支手电筒的照射下,能看到那已经满是老茧和裂口的粗糙大手。穿着一件老式盘扣的长袖褂子,和已经看不出颜色的深色裤子。满是灰土和补丁,裤子小腿到裤腿甚至连补丁都没有。
让郝宇杰有兴趣的不是这个汉子,而是跟他一起来的小女孩,看样子应该是他的女儿,年纪大约十二三岁的样子,看样子就长期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一个豆芽菜。
小女孩穿着一件灰褂子,看样式应该是大人的衣服稍微裁剪一下,衣服裤子上全是补丁,这在这个年月是常态。脚上一双布鞋隐约看到了脚趾。
九月的夜晚有些凉,小女孩冻得蹲在地上抱着膀。郝宇杰对她有兴趣是因为看她有些眼熟。
郝宇杰脑海里不断回忆着。
这个小女孩他不可能认识也不可能见过。那为什么会有种熟悉感呢?是不是长的像谁?郝宇杰不断回忆前世认识的人。始终想不起来,弄得他心像长了草一样的痒。
“没想到四合院世界我还能遇到面熟的人。”
“四合院?”
“我知道了。”
郝宇杰恍然大悟。
原来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