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就连各国王室成员,有很多都被他迁到了咸阳城附近,仿造六国宫殿给养了起来。
虽然不得自由,但却是性命无忧,甚至不说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却仍旧是比老百姓的日子要好过得多了。
只要是听话的那些人,嬴政基本上就没有为难他们,只是让他们老实的待在他建造的宫殿内。
不过这一次,瞧见了大秦的未来,知道这些六国余孽都做了什么的始皇陛下,可就没有那么宽容大度了。
不但现在已经灭国的那几国王室子弟们,都被一锅端,只留下少数的几人逃窜在外。
就连六国那些权贵阶级,除了少数几个投降早的,还留有官职,其他的那就算是没有全部杀了,其位置也都被始皇派去的秦吏所取代。
提前了无数年的布局,培养官吏的做法,让嬴政再面对这些复杂局势的,无疑处理的更加从容。
至于说如何安抚各国的百姓,不让他们产生暴乱,实则只要清除掉这些六国余孽。
没有这些不稳定因素,在那里煽动作乱,老百姓只要是还能活下去,一般就不会轻易造反。
哪怕秦法再如何严苛,也比不了那些贪官污吏,横征暴敛,欺压良善。
而只要有一口饭吃,连那些贪官都能忍的百姓,又怎么可能会去反抗秦国。
毕竟七国之中,互相攻伐这么多年,今日你丢一城,明日我丢十城的,其实换人统治这种事,老百姓大多都已经习惯了。
或许是因为始皇的政策改变,导致现在其他四国余孽的处境极为艰难,大多都是逃到了燕国和齐国去躲避。
并不敢像是从前那般,在秦国境内搅风搅雨,因为再没有当地势力能庇护他们,想要逃脱秦军追击,就变得极为艰难。
当然,嬴政的政策改变,也不完全都是好的,国内的局势,还有那些被攻打下来的地方,局势是照之前稳定了。
但每次攻打一国的时候,其他几国的抵抗力度都是越发的加大了。
毕竟原本灭不灭国的,都只是王室成员自己的事,他们才是损失最大的,六国贵族们,换个地方也仍旧是贵族,仍旧是能握有大量的权利。
可嬴政直接打破了他们的幻想,这让他们便不能再试图保存力量,更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
在生死存亡面前,那些过往的恩怨便只能是放下,什么私心算计,也都得暂时性的抛到一边。
不过可惜的是,这个时候,即便他们再上下一心也没有用了。
其他几国已经被灭,单单燕国和齐国,就算是国内再齐心,也完全不是秦国的对手。
而在嬴政的高压政策下,到现在为止,还能够反抗,甚至有胆子反抗的,那都不是一般的人。
敢跑到咸阳,这个秦国大本营来的,那就更加不是简单的人物了。
所以,那个人,扶苏是一定要抓住的,这是为了不给秦国留下隐患,也是为了让一直埋首于朝政之间的嬴政,能够少些烦心的事。
扶苏待在房间中,安安静静的等着蒙恬带着搜查结果回来,大有一种,今日不找到那人便不走了的架势。
看得陈越别提有多着急了,恨不得直接将扶苏给提溜回秦王宫。
不过这个想法,他也只能是在心里面想想了,真要让他做的话,那给他一百个胆子也是不敢的。
秦法严苛,连坐制度更是让底层百姓,深受其苦无半分信任可言。
法家认为人性本恶,需要严格的法律来约束管控,才能创造出一个有序的社会。
秦法再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的同时,却也有好的一面,严苛的连坐制度,让秦国的百姓,对于身边邻居事务的观察,都很细致。
而在咸阳令派出的小吏,再三强调事情的严重性后,便有发现了不对的百姓,前来偷偷的禀报。
知情不报这种事情,放在别的朝代,对于百姓而言,或许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可在秦国,你若是知情不报,一旦被查出来,便会同罪论处,所以那男子在城门被关,满城搜捕的情况下。
只坚持了三天不到,就被蒙恬带着人给抓住了。
当然,扶苏这个时候,早就被始皇派人给提溜回秦王宫了,嬴政可不会让宝贝儿子在外面待那么久见不到。
所以这男子被抓住以后,直接押入了牢狱,由掌管刑法的廷尉府,派人去审理。
因为是太子亲自下令抓的人,又是窥视太子行踪之人,廷尉府对此极为重视,派出的是最精于审讯的老刑手。
秦国法家盛行,七国混战,细作暗间又层出不穷,因此与审讯一道,刑法一道,廷尉府那不是颇有研究,而是精于此道。
什么鞭打啊,烙铁啊,老虎凳啊,辣椒油啊,泼盐水啊,那都是基操,连开胃小菜都算不上。
那黑暗幽深的廷尉府大牢内,有着你想都想不到各种酷刑手段,甚至进了这里,连想死都难。
比之黑冰台,也毫不逊色,甚至还要更胜一筹。
毕竟黑冰台只是这两年才建立起来的,而廷尉府却是从秦国建立以后,就已经存在了的,其在秦国的根基和底蕴。
都不是这两年,才颇有声威的黑冰台所能够比拟的。
可饶是这样的地方,那男子被抓之后,竟然也熬了整整七天,都没有开口说过半个字。
啊,不对,也不能说全然没开过口,只不过开口就是骂嬴政暴虐无道,开口就是骂秦国虎狼之师,不行仁义。
总之,交代的话那是一句不说,出口成脏,辱骂憎恨的话,那是张口就来。
虽说他这张口就来,为他多讨了不少道酷刑加深,甚至一度气息奄奄,全靠参汤钓着才能支撑下来。
可也是把廷尉府一应审讯用刑的老手,给气得够呛,更是挖空了心思的琢磨各种刑法,来对付这骨头贼硬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