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正院外就传来琪小娘的怒骂声,李四郎的求饶声。
杨夫人走出来的时候,听见了动静,对齐妈妈道:”你去一趟,跟琪娘说,我那边得了一批余杭那边送来的绸缎,叫她来我这边挑几匹喜欢的。“
齐妈妈笑道:”夫人为了救四郎君,就舍了几匹绸布去。“
杨夫人回道:”四郎过于率直,琪娘性子急躁,母子俩说不了几句话,就要闹一场。不过,瞧着倒是可乐。“母子二人虽然爱闹,但感情十分的好,旁人见了,不由自主的就露出个笑来。
他们的感情,很真,不掺杂任何利益的真情,在这朱门内,最是难得。
齐妈妈见此,便快步走出院门,去救李四郎去了。
李二郎与王五娘中途遇见了李四郎母子,李四郎大喊着:”二哥救命。“
便匆匆而来,将李二郎护至身前。
琪小娘不知从哪里撇了一根树枝的枝条,挥着枝条就打了上来。
”阿娘,阿娘!别打,打着二哥了!“李四郎以为,有李二郎挡着,琪小娘会就此罢手。
不想琪小娘打得更厉害了,李二郎吃了几下,不严重,但还是挺疼的。
王五娘护夫心切,怒吼一声:”做什么?还有没有规矩?“
李二郎暗叫一声不好,连忙拉过王五娘的手安抚道:”玉娘别急,我没事儿。“
琪小娘见状,罢了手,对王五娘不屑的冷哼一声。
齐妈妈匆匆而来,朝众人行礼:”小娘,夫人请你去琉璃院叙话,说余杭那边送来了一批上好的绸布,想来小娘喜欢。“
琪小娘便跟着齐妈妈走了,都没带搭理李二郎与王五娘的。
王五娘气急,从没有人敢这样对她。
李四郎连忙给李二郎道歉:”二哥,方才慌忙,才闹了这一场,弟弟给二哥道歉。“
李二郎不甚在意道:”你我兄弟,这点子小事,何必在意。只你又怎么惹姨娘生气了?“
李四郎挠挠脑袋,尴尬道:”就是一些小事儿,阿娘说话,我没认真听,阿娘就恼了。“
李二郎闻言,就笑道:”你呀,因为这个,挨了多少训了,怎么就不吃教训?“
李四郎嘿嘿笑道:”这不是我阿娘太唠叨了嘛。“说着,凑近小声道,”我问了府医,他说女子到了年岁,就会心气不顺,行事躁动,我阿娘可能就是到了年岁。“
听了这话,李二郎用手摸摸鼻子,琪小娘这性子,自己要是没记错的话,不是向来如此吗?现在还比以前好多了,以前的琪小娘那才是看谁都不顺眼,除了父亲外,府里的人,谁没被挨过骂。
因此,李二郎觉得,方才琪小娘就是故意的,毕竟琪小娘从前就不喜欢自己。
至于原因嘛,还不是后院争宠那些事情。
不过,因着李四郎当缘故,李二郎对琪小娘的容忍度很高,李四郎虽然性子直,但在行军打仗上,有些天赋,如果不是因着年岁与时机的缘故,只怕对方早就去军中历练了。
李二郎想要拉拢李四郎,自然就会尊重对方的生母。
两兄弟说着话,絮叨了几句,李二郎就对李四郎道:”你今日可是要去找守义?我先陪你嫂子回去,等下来找你。“
李四郎应了。
李二郎便送王五娘回去,见王五娘脸上还挂着怒意,好笑的拉起她的手,笑道:”玉娘还在为方才的事情生气?“
王五娘恼道:”方才,那王琪分明就是故意的。“生气起来,王五娘就直呼对方名姓,显然忘记了,那琪小娘也是王家女。
李二郎听了这话,就道:”我知玉娘是心疼我,不过姨娘也非故意,她本就是那性子。“
李二郎见她还恼,便温声哄了好几句,王五娘受不住他的甜言蜜语,没忍住”噗嗤“一下,就笑了出来。
李二郎就道:”玉娘你笑起来,似那春雪消融、晨光破晓,美得惊艳,合该多笑笑。“
王五娘红着脸,娇嗔的瞪了他一眼:”油嘴滑舌!“
随后眼波流转,换上了一副诘问的语气道:”以前的时候,怎么就冷冰冰的,对我没半个笑脸?“
李二郎听了这话,半点也不着急,只温柔缱绻的笑着看向她,眼眸深处好似有无限的深情。
王五娘看着他,就再也问不出口了。
在心中想到:也许,从前对我那般冷漠,真像来喜那丫头所言,是自卑于不是嗣子,怕辜负了我。
这般想着,王五娘神色也温和了下来,与李二郎两人十分大胆的十指相扣,一路走回了小院。
衣袂交缠在一起,好似那情丝也缠在一起,王五娘的心里,是止不住的甜蜜,只希望这路再长一点,永远没有尽头。
可惜,路有尽头,缠在一起的情丝,也有分散之时,在看见院子里候着的几个妾室后,王五娘心中的甜蜜,立时骤减。
”给大娘子请安,娘子万福!“
王五娘坐在主位上,看着厅里站着的几个妾室。
其实,李二郎的妾室,跟其他世家郎君比起来,算少的。
有名份的,就是四个,其中还有个贱妾。
旁的,就没了。
说出去,别人还要赞他一句不爱女色,洁身自好。
吴七娘是最先进门的,便由她开始,给王五娘、王青棠敬茶。
吴七娘捧着茶,白瓷的马蹄杯,杯壁薄透,琥珀色的茶汤还冒着丝丝白气。
”请大娘子用茶。“吴七娘的手指尖微微泛红,眉间微微蹙起。
王五娘见此,就道:”听闻吴小娘是蜀地来的,不知蜀地那边,妾室是个什么规矩?茶是站着敬吗?“这是要吴七娘跪着敬茶了。
茶杯烫手,吴七娘有些拿不住茶杯,又听王五娘这般问话,就知王五娘是故意为难自己,想要自己低头。
吴七娘一时想不出什么话,来反驳王五娘,小菊站在一旁,倒是想开口,但这样的场合,她一个丫头不能插嘴,不然王五娘就有借口,进一步发难了。
”我们蜀地的女子,顶天立地,即使是为妾,也能挺直了腰做人。“
蘅娘见此,便出声解围,见王五娘欲要开口,又抢先道:”不过,我们跟着郎君来了并州,自当守并州的规矩,前些日子,妾怕怠慢大娘子,还特意去向夫人身边的齐妈妈请教了,并州这边妾室应该如何侍奉大娘子。齐妈妈只道,安守本分,生儿育女,便是最大的规矩了。“
这话,就让王五娘想要发难的话止在了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