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
停灵期满后,便是准备新帝登基了。
只是大行皇帝的陵寝并未提前修建,因而需将大行皇帝的梓宫移至景山的殡宫,同时举行“启奠礼”。
礼部和内务府钦天监等测算良辰吉日,筑坛场,设座案。
到了好日子,便举行登基大典。
祭天地,告宗庙,登极仪。
几声嘹亮的鞭鸣后,众位大臣排队站立,有序入宫,到立好的座案前。
安陵容隐在帐帷后,看着弘昭独自走向那至高无上的位置。
“跪——”
随着一个接一个礼官的传声,大臣们陆续跪了下来,行三跪九叩君臣大礼。
“一叩首——”
大臣们跟随叩首。
“再叩首——”
大臣们接着跟随叩首。
“三叩首——”
......
“朕今日登基,当行仁孝之道。尊先帝世宗遗命,尊生母柔贵妃为圣母皇太后,册礼追封之事借由礼部郑重相待。”
弘昭的声音尚且稚嫩,威仪却已具雏形。
他其实是有些胆怯的,但是额娘说,会在帐帷后面看着他。
有额娘在,他就不怕了!
“皇上仁孝,福泽万民!”文武百官尽皆叩首。
......
后宫里,新帝登基,大行皇帝的嫔妃便要一一搬往慈宁宫和寿康宫宫群。
只是新帝尚且年幼并未婚配,后宫中无人,倒也不必着急。
年世兰排查着,该放出去的宫女都一一列了名册放出去,势必要将后宫整顿清白。
安陵容和甄嬛沈眉庄三个便在养心殿准备着明日早朝的事宜。
她们既然把大行皇帝的血滴子弄到手了,自然要用起来。
皇帝停灵这些日子,血滴子可忙着呢!
不仅血滴子忙,她们三手里的人手都忙着呢!
忙着探查朝中各家大臣阴私之事。
这些都是把柄,都是证据。
太后垂帘听政虽有先例,但就是因为有先例,那些人才会更加忌惮。
更加要把她这个太后压下去,否则他们如何有权利大行自己方便之事呢?
安陵容不是不怕的。
说到底,安陵容前世今生加起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场面。
但是她知道,那些朝臣一个个都是老奸巨猾的老狐狸,吃过的盐指不定比她吃过的饭要多。
明日早朝她一人面对群臣围攻,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绷得住,但她只能绷住!
她没有别的选择。
做到这个程度,若自己临门一脚没有立起来,之后要面对的便是虎狼环伺的局面。
“明天就要上朝了,两位姐姐可一定要帮我!”安陵容一手拉一个。
沈眉庄温柔笑道:“这不是正在帮你吗?”
“不是这样帮我!”
“不是这样?那是...?”甄嬛迟疑着,还能怎么帮?
想到一个可能,她呼吸都有些急促。
容儿的性子,她是了解的。
“我希望两位姐姐与我一同上朝!”安陵容坚定说道。
果然!
甄嬛心道。
她心里狂跳着。
她很心动!
可...“太后垂帘听政已是惊世骇俗...若你我三人同去...”甄嬛咽了咽口水,目光与沈眉庄相对,沈眉庄一样的呼吸急促。
两人平复了一会呼吸,最后还是说:“弘昭年幼,新帝登基已是朝廷动荡...”
“姐姐且听我一言。”安陵容截住话头,
“首先,明日这样的场合,我真没有勇气独自一人面对,那些人是恨不得把我拆散了吞吃入腹的。
其次,我这个太后足够显眼,那些老狐狸想要对付的,便会是我,弘昭便能有更多的时间成长。
我们处心积虑这么久,姐姐们难道就不想走上朝堂,见一见那从来只有男子登顶而女子只能仰望的地方吗?
我们姐妹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直接接触朝堂,才能更快的看到事情的发展与利弊,同时我也不愿意姐姐们的光辉都被我一人遮盖。”
安陵容这一番话,又是打感情牌又是打野心牌的,甄嬛和沈眉庄两个根本抵挡不住。
只是她们还略有迟疑,忧心世俗的目光。
安陵容想着她们,她们也想着安陵容。
太后垂帘听政已有先例,太妃跟着上朝...史上头一回啊!
这传出去,太后会被如何编排?
看出二人松动,安陵容忙补上最后一块缺口,
“且太后垂帘听政,自然是有帐帷挂上的,我们在帐帷里头再放一个屏风,外头便也看不清这里边到底坐的是一个人还是三个人了!”
最后一丝顾虑被移除,甄嬛和沈眉庄两个都重重的点了点头!
翌日,新帝登基第一次早朝。
一个个官员心思各异,缓慢进入乾清宫站好,等候皇帝上朝。
不时发出些疑问,“虽要守丧...可诸位亲王无一来上朝...这也太...失礼了吧?”
“怕是被太后控制了吧?”
“太后一介妇人,诸位亲王都被控制了?”
交头接耳之声并未持续多久,皇帝上朝了。
“皇上驾到——”是小李子的声音,接着又是一句,
皇帝身后侧方立了一个巨大的屏风,柔软的帐帷垂落下来,遮住了后面的人影。
太后也上朝了!
“太后驾到——”
弘昭端正坐在皇位之上。
安陵容和甄嬛并沈眉庄三人直接从屏风后出来,并不跟朝臣打照面。
屏风后是三张软凳和一张案几,上面满满摆着安陵容三人昨儿一整天的成果。
正主出来了,官员们一个个打起精神来。
“跪——”礼官朗声道。
群臣朝见皇帝,口称:“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再跪——”礼官又朗声道,这次是朝见太后。
大殿内凝滞一瞬,才响起稀稀拉拉的“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的声音,到底是都跪过了。
“都起来吧!”弘昭稚嫩的声音传开。
见这情形,不少人心中暗道不妙,皇帝似乎并不介意太后临朝。
庄亲王不知何时已经站到了朝臣的队伍当中,他目光在乾清宫各个角落里扫了个遍。
十几个,他找到了十几个奋笔疾书的宫女太监。
没错,这些奋笔疾书的人,都是安陵容安排的。
满朝文武,一个个的什么姿态,都被安陵容安排的人记得清清楚楚。
庄亲王抿嘴,沉默闭眼。
他是态度最先松动的人,所以他现在可以在朝堂之上自由不受束缚。
还没有想清楚的鄂尔泰和不愿意妥协的张廷玉,可还在后头拘着呢。
朝堂之上,往日里活跃的那几位亲王,也不见踪影...
是了,他也是之前入宫陪侍大行皇帝的亲王之一,怎么会不知道那些亲王现在都没有出宫过呢?
待遇怕是与他们三人不差多少...或许更差也说不一定。
太后啊!
庄亲王看着帐帷的目光复杂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