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税这种事,一般都由地方官员做,然后层层上交,最后到皇帝手中。
应该说层层剥削,到朱由检手上剩不了几钱银子。
然而实事不同,现在的地方官员,是跑的跑,被周家按住的都给按住了,基本上和没有作用一样。
魏藻德大概猜出些什么问:“你是让我去追缴往年的税款?”
周世显道:“不愧是当朝首辅,一下子就猜到我的用意,不过这件事只能从富人身上收税,反倒绝对不能碰百姓一点银钱,更不能让富人去勒索百姓。”
魏藻德有些温怒道:“你干脆说让我劫富济贫多好,何必弯弯绕绕。”
周世显笑道:“有些事恐怕魏首辅有所不知,应当讲清楚,不然魏首辅自己也收不上来银子。”
魏藻德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自己手底下一个人都没有上哪收银子,另外人在屋檐下,他也不敢得罪周家,所以事情还得去办。
魏藻德干脆道:“你就说怎么办吧!”
“爽快,魏首辅为何不早说,”周世显一副着急模样,“早说,我是不是早给魏首辅讲清楚原因。”
魏藻德心里很生气,想骂两句又咽了回去。
略作准备,周世显问道:“首辅大人可听闻茶马之路?”
茶马之路,就是晋商连接东西南北的一条商路,包括粮食、盐、铁、茶叶,毛皮、布匹等等各种物资的行商路线。
南北连接着鞑靼与大清,东西则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一部分。
而交叉点就在大同,或者说是张家口。
要说晋商倒卖国资怪谁,除了怪皇帝外,也不能全怪晋商,因为大明权贵开了盐引的口子,让这些商人从中获取到巨大好处,才形成如此格局。
原本这些商人的背后势力是大明权贵,而大明权贵根本不在乎当皇帝的能不能守住国门,才给了晋商将重要物资卖给大清的机会。
都说晋商碰不得,因为晋商背后的权贵老爷们各个都不好惹。
然而现在大明亡了,谁还会怕这些晋商背后的势力?
魏藻德道:“对于茶马之路我略有耳闻,不过要想收税恐怕没那么容易,动了这些人保不齐会牵扯出什么,到时候该怎么办!”
周世显道:“这你放心,无论牵扯出什么,陛下都会力挺你这位内阁首辅。”
魏藻德瞪大眼睛道:“你是说让我去劝陛下收税?”
周世显笑道:“往年遗漏的税收都是陛下的,难不成要让我周家去收税?再说陛下现在手中有些兵马,刚好让吴三桂体验一下当兵部尚书的感觉。”
这得多缺德。
让吴三桂带兵马去收税跟明抢有什么两样。
魏藻德心中万马奔腾,吴三桂当兵部尚书恐怕要不了几天就得倒霉,他早就知道这兵部尚书碰不得。
魏藻德道:“我不敢,驸马爷另请高明吧!”
说完魏藻德是一刻不敢停留,快步往前走,甚至他都想跑起来。
然而周世显怎么能放过他。
周世显厉声道:“站住,魏首辅不去的话,我就找陛下给首辅安排点别的事做!”
简直是赤裸裸威胁。
魏藻德也有三份脾气,不过他是真不敢发出来。
要说刘宗敏是个狠人,现在的周世显也不逞多让,卖军火驱狼吞虎,把建奴和反贼搞得两败俱伤,这种手段他魏藻德还真是怕。
魏藻德停住脚步道:“我可以去做,不过你得保证我魏藻德不会被坑。”
周世显双手揣进衣袖道:“自然会保证魏首辅的安全,您先听我细细说。”
终于有了机会,周世显怎么能放过。
必须借着魏藻德的手,给这些朝廷难民找点事做,不然再过些时日恐怕会生出事端。
周世显道:“茶马之路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单晋商随便几家就能拿出上亿两白银,其中比较近的范家就在张家口,靠着给建奴输送物资赚取巨大利益。”
“然而这些商人背后还有当地守军、太监、以及勋贵后人,甚至是朝中大臣或是皇亲国戚的影子。”
“可以说薅大明羊毛银子不是一天两天,单单从这些人手中溜出去的非法盐引,都够重新打造一个新的大明。”
嘶。
魏藻德深吸一口气,这哪里是让他去收税,这是让他去玩命。
动了这群人的利益哪还能有好?
八成半夜都得让人掐死!
魏藻德刚要开口拒绝,被周世显一句话堵了回去。
周世显道:“魏首辅不要怕,你背后有周家还有陛下,包括周家麾下的百姓也会支持你,只要你在前面带头冲锋,我周家会帮陛下捞回这些银子。”
恐怕是捞回他魏藻德的尸体。
魏藻德有些喘不上气来,急眼问道:“为何非要我去?”
周世显一脸认真模样道:“因为您是内阁首辅,这种事由您来做再适合不过。”
屁的内阁首辅,魏藻德才当了几天首辅,就被刘宗敏给祸害了,此时魏藻德十分后悔碰见周世显,莫名其妙就被这位驸马爷给算计了。
魏藻德道:“此事容我再想一想。”
说完人撒丫子跑开,他是一点也不敢再回头。
人被吓跑了,不过并不耽误周世显的计划,虽然大同这个地方种粮食不行,但是过往的商人比较多。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此地利若不利用起来,他周世显才是真的傻瓜。
若能借大明陛下的手,垄断这一条商路。
周世显能确定将来银子与物资将会源源不断被送进兜里。
可以说,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苟法,大同就得苟商路。
魏藻德虽然跑了,但二人的对话全都被另一人听了去。
王承恩躲在暗处是听的心惊肉跳,恨不能马上飞回去给皇帝报信,原本他应该在皇上身边伺候皇上,只是朱由检有时候要独处一会儿怀疑人生。
就给了王承恩出来赚工分的时间,恰巧路过听到如此惊人的消息。
上亿两白银!
往年遗漏的税收。
还有走私与非法盐引。
若是大明有这些个银子,还怕什么建奴?
王承恩自问是个忠心的太监,如此大的事他感觉必须通过自己来让皇帝陛下知道,魏藻德怎么能受得住如此大的功劳。
最终王承恩下定了决心,大不了烂命一条死不足惜,撒丫子往回跑。
他要把这件事情告诉朱由检,让自己的主子摆脱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