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村里可愁坏了。为啥呢?原来村小学唯一的一位老师家里突发急事,得请假好长一段时间,这课一下子就没人上了。孩子们的学习可不能耽误呀,村委赶紧凑一块儿商量办法。
“这可咋整?一时半会儿上哪儿找老师去?”老支书皱着眉头,急得直跺脚。
“是啊,咱这小村子,条件比不上城里,人家老师不愿意来。”有个村委成员跟着附和。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了半天也没啥好主意。这时候,有人突然说:“要不,让海阳试试?他是大学生,文化水平高,教小学的娃肯定没问题。”
大伙一听,眼睛都亮了,纷纷把目光投向林海阳。“海阳,你看这事儿……”老支书试探着问。
林海阳没咋犹豫,就点头答应了:“行,支书,只要能帮上忙,我试试。孩子们的学习可不能落下。”
就这么着,林海阳又多了个身份——临时老师。第二天一大早,林海阳就赶到了村小学。一进教室,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好奇和期待的眼睛就齐刷刷地看向他。
“同学们好,从今天开始,就由我来给大家上课,我叫林海阳,大家可以叫我林老师。”林海阳笑着跟孩子们打招呼。
“林老师好!”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在教室里响起。
第一堂课是语文课,林海阳翻开课本,先带着孩子们读课文。“远上寒山石径斜……”他一句一句地领着读,声音洪亮又清晰。可有些孩子调皮,故意读错,惹得其他孩子哄堂大笑。
“别笑,咱们认真读。”林海阳并没有生气,还是耐心地纠正:“这句应该这样读,大家跟着我再来一遍。”几遍下来,孩子们总算读顺了。
接着,林海阳开始讲解古诗的意思。“同学们,这句‘远上寒山石径斜’呀,就是说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想象一下,你们走在这样的小路上,周围是高高的山,还有冷冷的石头,是不是感觉特别有意思?”
孩子们一个个听得入神,小脑袋瓜跟着转,还不时举手提问:“老师,那‘白云深处有人家’,为啥白云上面会有人家呀?”
林海阳笑着解释:“这是因为山很高,白云好像是从山里冒出来的,在那白云飘的地方,就住着人家呢。”
一堂课下来,林海阳嗓子都有点干了,可看到孩子们那股认真劲儿,心里觉得特值。
下了课,林海阳也没闲着,拉着几个调皮的孩子聊天:“你们上课可得认真听讲,好好学习,以后才能走出村子,去看看外面的大世界。”
“老师,外面的世界是啥样的呀?”一个小男孩好奇地问。
“外面有高高的大楼,有各种各样的汽车,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只要你们努力学习,以后都能看到。”林海阳描绘着外面的世界,希望能在孩子们心里种下梦想的种子。
到了周末,别的老师能休息,林海阳可不行。他还得忙村里的事儿。一大早就赶到竹业深加工的场地,看看准备工作咋样了。
“二柱子,专家来的事儿都安排好了不?”林海阳问正在忙活的二柱子。
“都弄好了,林哥。场地收拾干净了,桌椅板凳也都摆好了,就等专家来开课啦。”二柱子拍着胸脯保证。
“行,那就好。咱可得抓住这机会,让大伙都学会这技术。”林海阳叮嘱道。
看完这边,林海阳又赶到孤寡老人李奶奶家。“李奶奶,我来看看您,这两天身体咋样?”
“海阳啊,我好着呢。你这又上课又忙村里的事儿,还惦记着我,真是辛苦你了。”李奶奶拉着林海阳的手,满是心疼。
“奶奶,不辛苦。您有啥需要就跟我说。”林海阳帮李奶奶把水缸挑满水,又把院子打扫了一遍。
从李奶奶家出来,林海阳又去单亲家庭的小辉家。“小辉,作业做完没?周末咱们复习一下这周学的知识。”
“老师,我都做完了。”小辉乖乖地把作业拿给林海阳看。
林海阳认真地检查完作业,又给小辉辅导了一会儿功课,这才结束一天的忙碌。虽然累得够呛,但林海阳心里觉得特别充实,他知道,自己做的这些事儿,对村子,对孩子们,都有着不一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