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童贯南下征讨方腊,自以他和谭稹为主帅,领兵十五万,手下将领除王禀、刘镇、杨惟忠外,还有西军大将、韩世忠以前的顶头上司刘延庆、刘光世父子,其中刘光世日后与岳飞、韩世忠、张俊并列南宋中兴四将。
虽然其水分极大,功劳更是拿不出手,但耐不住此人是将门世家,手里有兵,底蕴深厚,还是很有噱头的。
其余还有大将王涣、辛兴宗、折可存等人。其中,历史上,方七佛正是被辛兴宗生擒,还抢了韩世忠擒方腊之功。
折可存亦是将门世家,世居府州,为一方豪强大族。因他家“自晋、汉以来,独据府州,控厄西北,中国赖之。”所以宋太祖赵匡胤许他家世袭府州知州一职。
从此折家父子兄弟相继世袭府州,为宋朝镇守西北边陲,并世出名将。
此番随童贯南下剿灭叛军,自是报答朝廷大恩之时。因此格外用命。
但这些将领之中,最让人敬佩的还是王禀,此人现为统制官,只等剿灭方腊之后,就要迎来人生高光时刻。
历史上,他在随童贯剿灭方腊后,先后参与攻辽和抗金战役。
宣和七年,金兵分两路南侵,西路军由宗翰率领,直逼并州。
童贯弃城而逃,王禀则与知府张孝纯一起,率领并州军民坚守城池。
在太原保卫战中,王禀率领军民坚守孤城长达二百五十余日,多次击退金兵的进攻。
最终,由于城中粮尽援绝,太原城被金兵攻破。王禀率领疲兵与金兵展开巷战,身中数十枪后投河自尽。
此人可谓英勇无畏、忠诚爱国,才能出众,最擅防守,很是让人敬佩。
只是如今,有林冲影响,这些人的命运,都将被大大改变。
照目前局势,他们想要轻松赢下方腊,显然已经做不到了。
本来童贯和谭稹兵分两路南下,战略也是早就定下,并顺利执行。
怎料被梁山一通运作,将他们全部吸引到秀州来,因此,第一场决战便在此打响。
此战不管哪一方取胜,都将赢下接下来的局势,因此双方都铆足了劲,寸步不让,要争个你死我活!
于是,童贯点派刘延庆、刘光世父子领兵三万,在谭稹指挥下进攻东门,辛兴宗领兵一万进攻北门,折可存领兵一万进攻西门。
他自领剩下兵马支援王禀,全力进攻南门。
大战一经打响,便进入白热化状态。
童贯准备充分,火炮、八牛弩、云梯、攻城凿、撞杆、登城梯、挠钩等装备全部投入战斗,远程以火炮、八牛弩压制,近处则是弓箭齐射、云梯平推靠近。
进到城下,则是撞杆破门,攻城凿、登城梯、挠钩齐上,只为迅速登上城头,击败贼军。
四路大军都是一般手段,只是人数不同。
方七佛本来自信满满,没想到宋军一上来便这般凶猛,顿时有些惊慌,立即命人严防死守,将烧滚的金汁倾倒而下,将城下官兵给烫死烫伤大片。
又把那早准备妥当的炮石檑木扔下,又能砸死砸伤无数官兵。
再将弩箭纷纷射下,又能带走大片官兵。
如此还阻挡不住时,便是掀翻登城梯,斩断挠钩,全力顶住推进的云梯,还要注意躲避虽然威力一般,但是声势惊人的火炮。
总之,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都在第一时间用上。
双方都在拼命,毫不留手。
只是攻城一方始终是要吃亏的,伤亡自然大得多。
但耐不住他们人多势众,又是轮番进攻。
方七佛本来只有不到十万兵马,中途还折损了一万多,如今城中只有八万余人,守城虽然有压力,但是问题不大。
但他手下义军的战斗力和纪律性,跟官兵肯定没法比。何况他们自起事以来,一路都是顺风顺水的,根本没打过这般大仗硬仗,因此军心还是受到了不小影响。
有些人见官兵如此凶猛,生出畏惧之心,不敢首当其冲面对官军重点打击的档口。
方七佛见状,大喝道:“兄弟们不要惊慌,都给我顶住,只有击退了这一波官兵,我等才能活下来。
你们都是最为勇猛善战的英雄好汉,既然走到这一步,已经没有回头路,只有赢下战争,我们才能活下来,才能建功立业,才能荣华富贵。
金钱、女人就在等着我们,只要打败了眼前这些官兵,我们才能享受这些,过上人上人的日子。
兄弟们,为了美好的未来,为了用不完的钱、睡不完的女人,都给我奋勇杀敌,斩杀一名官兵,赏钱五贯,斩杀一名伍长,赏钱二十贯,斩杀队长及以上军官,赏钱百贯,赐给美人一名。
若是有哪个能诛杀对方大将,那便是赏千金、美人十名,外加官升五级!”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方七佛话音落下,一众义军顿时如打鸡血,纷纷吼叫着,红着眼扑在城头上,照着登城官兵猛打猛砸,将各自的本事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就这样,惨烈的战斗从早上持续到晚上,双方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也都精疲力尽,才各自鸣金收兵,各自霸占。
童贯这第一波凶猛的进攻,算是被方七佛给守了下来。
战后打扫战场,清点兵马,方七佛这边,因着先后几次被官兵扑上城头,造成不小伤亡,折损了五千余人马。
童贯这边,虽然装备更为精良,战力更为高强,但吃了攻城的亏,折损了将近两万人。
童贯众人回到大营,脸色都不好,毕竟他们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尤其是好几次都有官兵攻上城头,但在叛军拼命抵挡下,始终不能扩大战果,都被反推下城,实在可惜。
童贯见众人都闷着头不说话,于是悠悠问道:“诸位,首战不利并无什么,至少清楚了对方实力,也搞清楚了他们再无援军。
明日之战,各自都说说,该如何破敌?”
众人闻言,都纷纷沉默不语,显然没有更好的办法。
童贯见状,有些失落道:“既然都没有好的主意,那就立即去想,谁若是有办法破城,本官保他官升三级,赏千金,封食邑千户!”
王禀闻言,试探道:“若是集中火炮,猛轰城门,可能奏效?”
童贯道:“城门已被堵死,就算破开,只怕也难以进入!”
王禀便不再言语,继续若有所思。
辛兴宗道:“集中火药,能否炸塌一段城墙?”
童贯道:“除非将火药埋在城墙下,否则效果不佳!”
辛兴宗顿时来了兴致,询问道:“若是将挖掘地道到城墙下,说不得就能成功,只是要如何通过护城河,是个问题!”
折可存道:“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护城河地下穿过,只是如此一来,工程量巨大不说,更是需要许多时间!”
于是,这条建议也被否决了。
刘光世道:“最好的办法,自是推土填了护城河,然后大军齐上,将石头泥土都搬去城下,筑成斜坡,方可攻入城内。
只是这依旧是个大工程,而且中途必定被贼人阻挠,需要付出不小代价!”
童贯见众人各抒己见,但都没有可以速战速决且代价较小的战术,于是只得作罢,命众人都下去歇息,整顿兵马,明日再战一场再说。
众人领命退出帅帐,剩下童贯和谭稹两个大太监四目相对。
童贯有些头疼道:“万万没想到这方七佛如此难缠,若是没占据这秀州城还好说,如今却是难以速破这厮。”
谭稹道:“童枢密稍安,在下倒是有一些不成熟的办法,只不知可行否!”
童贯闻言,讶异道:“你有什么好办法,只管说来便是。”
谭稹道:“趁夜派出敢死队,潜入城中往他们水中下毒,顺便烧毁其粮草如何?”
童贯道:“他等必定防备森严,如何肯给此机会?”
谭稹道:“只要找个隐蔽角落,入得城去,便能作为。”
童贯沉吟道:“倒是可以一试,若是侥幸成功,那此战便简单了。”
其实谭稹心中还有个想法,只是没敢说出来,毕竟影响太大,不到万不得已,是无论如何不能做的。
只是童贯答应试试第一个办法,那就没必要再说出来。
于是,童贯命谭稹去安排敢死队潜入秀州城一事,他则闷闷不乐歇下。
后半夜,谭稹安排的敢死队趁黑出动,找了段偏僻黑暗的城墙,以挠钩搭住墙头,攀爬上去,见无人防守,顿时大喜。
于是他们跨过城墙,朝另一面坠下,只是还未着地,就见下方突然亮起火把,无数箭矢随之倾泻而出,将当下抓住挠钩坠下的敢死队官兵射成了刺猬。
城墙上也有义军赶了过来,剩下敢死队官兵,只得放弃行动,又坠下城外逃走了。
谭稹收到消息,顿时郁闷不已,没想到贼人如此狡猾,看来此事不可为。
于是,他也只得如实禀报童贯。
童贯闻之,也就不再纠结,只等天亮之后,再全军猛攻秀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