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温柔地洒在徐州大地上,也洒在那些刚刚开垦出来、播撒下希望种子的屯田区里。
我站在一处高岗之上,俯瞰着眼前这片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的土地,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慨和……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
《徐州屯田策》,这剂我为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开出的“猛药”,在经历了最初的阵痛和激烈的博弈之后,终于顽强地扎下了根,并开始显露出它强大的生命力!
军屯方面:
虽然依旧存在着一些抵触情绪和管理上的难题,但在严明的军纪、看得见的利益引导、以及我不断强化的管理和技术支持下,那些原本荒芜的边境土地上,已经出现了一片片规划整齐的田垄。
士兵们虽然动作依旧笨拙,但至少已经开始习惯了“一手拿锄头,一手拿刀枪”的耕战结合模式。军粮的压力,正在以一种虽然缓慢、但却持续的速度得到缓解。
民屯方面:
则更是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越来越多的流民被吸引而来,在官府的组织和帮助下,开垦荒地,修建屋舍,建立起新的家园。
田野间,新式耧车的身影越来越常见,代田法的沟垄也越来越规整。虽然距离真正的丰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那份重新燃起的、对生活的希望和热情,已经如同燎原的星火,在这片土地上熊熊燃烧!
百姓们对官府(对刘备,也对我这个屯田政策的主导者)的拥护和感激,更是日益高涨。
经济与吏治的连锁反应:
屯田的推行,也开始对徐州的经济和吏治产生积极的连锁反应。
粮食产量的预期增加,开始稳定一度飞涨的物价;大量流民被有效安置,减少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而官府在屯田过程中对土地、户口的重新清查和管理,也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地方豪强的气焰,提升了官府的权威和治理能力。
虽然困难依旧重重,阻力也从未消失(那些本土士族豪强的暗中掣肘,如同潜伏的毒蛇,随时可能反扑),但我知道,徐州,这片百废待兴的土地,已经迈出了走向复兴的、最关键的第一步!
而我,陆昭,也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屯田运动中,完成了我来到徐州后的第一次重要“亮相”。
站稳脚跟: 通过献策、廷议激辩、以及后续坚定不移的推行,我成功地在徐州的政治舞台上,初步站稳了脚跟。我不再仅仅是那个依附于刘备的“外来客卿”,而是成为了实际掌控着徐州经济命脉(至少是农业基础)的关键人物之一。
赢得信任: 我用我的智慧、魄力、以及实实在在的政绩(虽然还只是初步显现),赢得了刘备更深层次的信任,也赢得了糜竺等开明派的全力支持,甚至连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也对我少了几分轻视,多了几分认可。更重要的是,我赢得了广大屯田军民的衷心拥护,这是我未来最宝贵的政治资本。
展现价值: 我向所有人证明了,我陆昭,不仅仅是一个“精通算术”的令史,更是一个拥有战略眼光、能够经世济民、并且敢于触碰既得利益、锐意改革的“能臣”!雏凤清于老凤声。
我或许还很年轻,根基尚浅,前方的道路也充满了挑战。
但在这徐州屯田的初试啼声中,我已经展现出了属于我的、不同于这个时代传统士大夫的独特锋芒!
百废俱兴,未来可期!
虽然徐州距离真正的强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外部的威胁(特别是来自曹操的)如同悬顶之剑,随时可能落下。但至少,希望的种子已经播撒,生机正在复苏。我望着夕阳下那片广袤而充满希望的田野,心中充满了力量。
我知道,屯田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盐铁专营、货币改革、吏治整顿、情报网络扩张……更多更艰难、也更重要的改革,在等待着我去推行。
徐州,将是我实践我的政治理念、构建我心中那个“新秩序”的第一个试验场!
我,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