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书房。
已经怀孕六个月的顾瑶,现在肚子大了起来。
虽然不嗜睡了,但她行动却不那么方便了。
所以她现在很少去三省六部,连枢密院衙门也不去。
所有的国事她都在昭和殿处理。
今日,顾瑶召见了金陵知府司马煊。
“臣司马煊拜见皇上!”
顾瑶点头嗯了一声,指了指一旁的椅子,道:“爱卿坐吧。”
“跟朕说说金陵现在的情况。”
顾瑶虽然把三省六部都交给丞相管理了,但她心里还是一直操心新政的事情。
这新政已经推行五年了,也该有些成果了。
“回皇上,金陵目前登记挂牌的田产有三十多万亩。发放的绿牌有六万多户,红牌则有三百多户。”
“朕听闻金陵的粮价已经跌到了三文钱一斤,百姓们都在抢购粮食。”虽然久居宫中,但顾瑶每日都有派宫人去民间收集信息。
“皇上,确实如此,从上月起,金陵的粮价就跌了。还是皇上有办法,这突然从华南地区运了一百万担粮食来,金陵的粮食一下多了这么多,粮价自然就跌了。”司马煊回道。
顾瑶笑道:“这叫供过于求,所以金陵的粮价暴跌。”
顾瑶用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办法,让金陵的粮价跌下来了。
粮价暴跌是关键的一步,只有粮价暴跌,这些金陵城的权贵官宦,乡绅大户们才会发现他们手里的田产在不断的贬值,以此引诱他们将家里的田产低价卖给朝廷。
“皇上,臣还发现了一个让人意外的现象,金陵有约八万户是佃户,如今皇上将朝廷收购的田产和您名下的皇田租给这些佃户耕种。佃户们租了朝廷的地后,不再愿意去租种乡绅大户们的地了。这些有着几千上万亩田产的大户们现在可急了,他们找不到佃户租他们田,他们自己又种不了那么多田,所以最近那些原本不愿意低价把田卖给朝廷的大户们,有些主动来官府,要求官府收购他们的田产。”
听到这个消息,顾瑶呵呵笑了。
果然还是这办法管用,之前用的那些强推的法子,不但导致民间矛盾丛生,还推行困难。
顾瑶于是回道:“如此甚好,这叫釜底抽薪。大户们往年靠着这些田产赚得盆满钵满,现在粮价大跌,佃户也不租他们田而是租种朝廷的田。这于他们来说才是真正的灾难。”
司马煊,“是的,皇上……所以臣这些日子总结了一些经验。”
随即司马煊从袖口中掏出了一本册子,道:“臣都写在这册子了。”
“臣以为,目前最有效果的法子是朝廷收购地方的田产,只要收购的田产数额足够分配给当地的佃户们租种。那当地的乡绅大户们就找不到佃农去租种他们的田,这样他们就要卖出田产。”
顾瑶点了点头。
这法子就相当于现代的公租房,当一个城市有大量的廉价公租房,没房子的打工人都能租到便宜公租房时,那那些拥有大量房产的房东们就再也租不出去房子了。房屋空置,还要交物业费,房产税等,他们将不得不把多余的房子低价卖出去。这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