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各抒己见,场面一时间有些纷乱。
齐宣王坐在王位之上右手扶额,太阳穴微微跳动,此时他也挺烦躁的。
直接把四国使者顶回去,确实爽了,大涨了自己的威风,但如今要面对棘手的问题,他这边有些力不从心。
猛然间瞥向一旁的景程,他发现对方从刚才为止就一直也没有说话。
他可是相国不说话怎么行呢?必须得说呀!
齐宣王目光灼灼地看向景程,高声道:“景相国,众人皆已谏言,你乃寡人心腹,又身负相国重任,此事必有高见,且说来与寡人听听!”
景程神色坚毅,向前踏出一步,昂首挺胸道:“大王!依臣之见,这一仗必须打!
且不仅要打,还要打得漂亮,把他们打疼!
让天下诸侯都见识我大齐国的威风!
求和示弱,绝非长久之计,只会让他国愈发轻视我齐国。
唯有以强硬姿态迎击,方能扞卫齐国尊严,保我齐国太平!”
齐宣王一拍大腿,大声道:“没错,寡人也是这个意思,必须得干他们!
只是不知这四国联军,可能会从何处出兵犯我,还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呀!”
景程略微沉吟,指向殿内悬挂的舆图,说道:“大王请看,赵国向来以骑兵见长,其大概率会从西北边境的平原之地出兵,借骑兵之利,快速突进,直逼临淄。
燕国若出兵,或从东北方向,经渤海之滨,沿海路与陆路并进,骚扰我东部沿海城邑,分散我军兵力。
魏国多重甲步兵,惯于攻坚,想必会集结重兵攻打我西南边境的关隘,企图打开通往齐国腹地的通道。
韩国擅长弓弩制造,其军队机动性较强,或会配合魏国,从侧翼掩护,伺机而动。”
齐宣王眉头紧皱,盯着舆图,问道:“依你之见,我军当如何应对?”
景程自信一笑,从容说道:“大王,针对四国出兵方向,我军可分兵抵御。令田忌将军率精锐骑兵,在西北边境设伏,利用地形优势,待赵军深入,截断其退路,围而歼之。
派得力将领于东北沿海布防,设置烽火台,密切监视燕军动向,一旦登陆,便以强弩劲矢迎击,使其难以立足。
西南关隘地势险要,可派重兵坚守,加固城防,消耗魏军兵力。同时,安排轻骑部队在韩军出没区域游击,破坏其补给线,使其无法安心配合魏军。
此外,我军还可预留一支精锐作为奇兵,根据战场形势,随时支援薄弱之处。如此,定能让四国联军有来无回!”
齐宣王听后,微微点头,却又面露忧虑,追问道:“景相国,你这布局虽精妙,但万一四国狡诈,集中兵力只攻一处,我军又当如何应对?”
景程毫不犹豫,神色激昂地回应道:“大王!若他们集中兵力攻我一处,那便是自寻死路!咱们就与他们正面硬刚,硬碰硬地打一场!我齐国将士向来勇猛无畏,岂会怕他们?凭借我军的精锐之师,加之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定能将他们彻底打疼,让他们为自己的狂妄付出惨痛代价!”
齐宣王眼中闪过一丝豪迈,猛地一拍桌案,大声道:“好!说得好!就如景相国所言,若他们集中来攻,寡人便与他们正面一战!咱们齐国何惧之有!”
言罢,齐宣王目光扫向众臣,问道:“诸位爱卿,对此可有异议?”
众臣相互对视,纷纷拱手齐声说道:“大王英明,我等并无异议!愿听大王与景相国调遣,共御外敌!”
齐宣王满意地点点头,高声道:“好!既然如此,田忌将军,你即刻着手准备西北边境伏兵事宜;其他诸位爱卿,也各自依计行事,不得有误!此次定要让四国知道,我齐国不可欺!”
“谨遵王命!”众臣齐声领命,声音响彻桓台宫,一场抵御四国联军的大战,就此拉开帷幕。
景程匆匆回到自己的府邸,神色凝重,脚步急促。刚踏入书房,他便高声喊道:“来人,速速取笔墨与信鸽来!”
不多时,侍从将笔墨与信鸽置于案上。景程迅速研墨,提笔蘸墨,稍作思索,便在信纸上奋笔疾书起来。
第一封书信是写给饶安的程广和程文。
他写道:“程广、程文二位将军,如今四国欲犯我齐国,形势危急。你二人务必守好饶安地盘,加强防御工事,日夜巡逻,不得懈怠。若有敌军来犯,务必据城坚守,不可慌乱,随时留意周边动向,有任何消息,即刻派人来报。”
写完,他仔细将信纸卷起,用细绳绑好,系在一只信鸽的腿上,轻轻抚摸信鸽的羽毛,蓬起来直接扔向天空。
信鸽振翅高飞,消失在天际。
紧接着,景程又开始书写给师兄匡章的信。“师兄,四国联盟欲图齐国,想必西南边境亦将面临敌军重压。
你在外领兵多年,经验丰富,还望你加强西南边境的防守,警惕魏军动向。若有战事,可相机而动,以我齐国之勇,必能挫败敌军。我与大王在临淄,亦会统筹全局,全力支持你处。万事小心。”
同样,将信系于信鸽,放飞送信。
看着两只信鸽远去的方向,景程微微皱眉,心中默默祈祷着消息能及时送达。
时间匆匆而过,很快就来到了半个月之后。在这半个月中,各方消息如雪花般纷纷汇总到临淄。
景程每日都在府中与各路探子会面,分析着错综复杂的局势。
终于,消息逐渐明晰:赵、燕、魏、韩四国皆有大规模的兵力调动,并且他们都在朝着济水西岸的平阴汇聚。
平阴之地,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大规模军队的行军与展开,且此处是齐国西南方向的重要门户,一旦被攻破,四国联军便能长驱直入,直逼临淄。
这日,景程手持情报,神色严峻地匆匆赶往王宫。
在大殿之上,他将手中的情报呈上,对齐宣王说道:“大王,最新情报,四国联军正于平阴集结。平阴乃我齐国西南要冲,若被敌军突破,临淄危矣。
不过驻守平阴的乃是我师兄匡章,他深谙兵法,用兵如神,定能暂时挡住四国的进攻。只是想要战而胜之,还需增派援兵。臣恳请大王,让臣亲自前往平阴,与师兄并肩作战。”
齐宣王接过情报,细细查看,脸色瞬间凝重起来,听闻景程所言,他略作思忖后,目光坚定地看着景程:“景相国,你身为相国,责任重大,但如今局势危急,平阴之战关乎齐国存亡。
你既主动请缨,寡人相信你与匡章将军定能携手退敌。寡人准你前往,务必得胜归来!”
景程拱手行礼,大声应道:“谢大王信任!臣定不负大王所托,与师兄齐心协力,击退四国联军,保我齐国平安!”
随后,齐宣王当即下令,调拨两万精锐交予景程,随他一同奔赴平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