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齐国的新任相国,景程大夫?”魏国使者眯起眼睛,上下打量着景程。
“正是!”景程昂首挺胸,目光坦然地回视。
“你的话可信吗?你说二人欺骗,那就是欺骗吗?那田效师是齐国公子,田婴更是名扬列国,岂是你三言两语就能玷污的?”
燕国使者满脸质疑,撇了撇嘴说道。
“没错,我们也是这个意思!”
各国使者一同附和。
景程目光如炬,扫视着四国使者,厉声道:“诸位使者,莫非仅凭田婴与田效师的一面之词,便要质疑我齐国大王的正统与清白?你们难道就不愿相信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非要被那两个乱臣贼子牵着鼻子走?
算了,我也不跟你们废话,直说吧,你们到底想干什么?怎么着才能相信我们大王?”
赵国使者冷笑一声,说道:“哼,要我们相信齐王也简单。把高唐、平原、琅琊等几地封给田效师,再有,让田婴当相国,如此我们才能相信齐王的诚意!”
韩国使者也跟着帮腔:“没错,其实这样也没什么不妥,左右都是一样的,都是齐国的国土,你们两兄弟给谁都一样嘛。”
“是啊,我家大王也是这个意思。”
景程听闻,顿时怒目圆睁,赵国使者说的轻巧,那几个地方都是齐国的好地方,基本上相当于半壁江山了,怎么可能给出去?
再有就是让田婴当相国的事儿,如果真的从了,那齐宣王说不定就成一个傀儡了。
对方这已经不是欺人太甚了,简直是异想天开!
当下,他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吼道:“你们简直是在做梦!我今天把话放这,你们爱信不信!田婴与田效师意图谋逆,罪该万死,还妄想裂土封王、窃取相位,绝无可能!”
“嗯?”
其他三个国家的使者听闻,纷纷将目光投向赵国使者。
赵国使者又看向齐宣王,毫不退缩地问道:“敢问大王,景程大夫的意思,也是您的意思吗?”
赵国使者顿了顿,语气中满是威胁:“我王来的时候说了,齐国若不答应,便是对齐国上下百姓不负责任,赵国大军可不会坐视不理,必要的时候会出兵讨伐。”
话音刚落,其他三个国家的使者也一同站出来,齐声说道:“我们也出兵!”
“什么?出兵?”
朝堂之上窃窃私语,很显然,大家都有些担心,不约而同的都看向了主位的田辟疆,也就是齐宣王!
面对四国使者的威逼,齐宣王“嚯”地一下直接站起来,右手“唰”地按在剑柄上,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毫不畏惧的坚毅。
“你们都听清楚了,景程大夫的话,就是寡人的话!你若是不信,那尽管来好了,尽管出兵,寡人接着就是!齐国岂会怕你们的威胁?
想以武力逼迫寡人就范,简直是痴心妄想!
要是没有其他的事儿,四国使者就请回吧,寡人派大军在边境严阵以待,等着你们来打!”
齐宣王这话说的霸气侧漏,四国使者都懵了
他们没想到这个刚刚即位的君主竟然这么有刚儿。
略微犹豫了一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就一起退下了。
四国使者见齐宣王态度强硬,互相对视一眼,面色阴沉,冷哼一声后,果真缓缓退去。一行人怒气冲冲地离开了临淄城,马蹄扬起一路尘土。
行至半途,赵国使者率先勒住缰绳,环顾众人,面色凝重道:“此次齐王如此不识好歹,看来不动用武力,难以让他就范。我等确实有出兵的预案,虽为最后手段,但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燕国使者点头附和,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不错,若不给他点颜色瞧瞧,还以为我等是在说笑。只是出兵之事,需从长计议,切不可大意。”
魏国使者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的确,齐国国力不弱,我等虽联合,但也不可轻视。诸位觉得何时出兵为宜?”
赵国使者目光坚定,毫不犹豫地说道:“一月之后,我赵国可集结十万大军。届时,我等一同进发,打齐国一个措手不及。”
韩国使者略作思索,开口道:“一月时间,我韩国也能准备妥当。只是,我等需确保行动一致,不可有丝毫差错。”
燕国使者连忙应道:“那是自然。此次出兵,关乎我等四国利益,务必齐心协力。待击败齐国,那田婴与田效师上位,必定对我等感恩戴德,好处自然少不了。”
魏国使者也点头称是:“如此,我等便约定一月之后,各自率领大军,在齐国边境会合,一同进攻。切不可延误战机。”
赵国使者环顾众人,严肃地叮嘱道:“此乃机密之事,回去后务必严守消息,加紧筹备。若有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其余三国使者纷纷郑重承诺:“定当守口如瓶,全力筹备!”
随后,四国使者相互道别,各自率领随从,快马加鞭赶回自己的国家,一场大战似乎已如乌云般,正迅速朝着齐国压来。
与此同时,桓台宫内气氛凝重,齐宣王高坐主位,景程、淳于髡、邹忌、田忌等一众大臣分列两旁,正激烈地商议着应对之策。
田忌率先站出,神色坚毅,手按佩剑,朗声道:“大王,四国欲以武力相逼,此乃欺我齐国无人!臣以为,我军当奋勇迎战。齐国将士久经沙场,士气高昂,何惧四国联军?我愿率大军,杀他们个片甲不留,让他们知道齐国的厉害!”
邹忌微微皱眉,上前一步,拱手道:“大王,兵者,凶器也,战端一开,生灵涂炭,齐国国力亦会受损。臣以为,可先尝试求和。派使者携厚礼前往四国,陈说利弊,表明齐国并无与四国为敌之意,或许能避免这场战乱。”
淳于髡抚须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大王,臣有一策。楚国与齐国素有往来,且楚国国力强盛,可遣使向楚国求援。
若楚国出兵相助,四国联军必然有所忌惮,或许会知难而退。即便楚国不出兵,单是其态度,也能给四国联军造成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