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章听了景程的分析,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师弟此计甚妙,先打燕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就依你所言,咱们连夜出兵,偷袭燕军!”
景程目光坚定,看着匡章:“好,既然决定了,那接下来得商量商量谁带兵,带多少兵。”
匡章沉思片刻,说道:“此次行动至关重要,必须选派得力之人。师弟,你看派谁去合适?带多少兵力为宜?”
景程略作思考后,说道:“师兄,此次偷袭,讲究的是行动迅速、出其不意,人多反而容易暴露。依我看,由我带兵,带5000精兵足以。只是这5000精兵必须是从军中挑选出的精锐,要行动敏捷,作战勇猛的,如此才能完成任务。”
匡章看着景程自信的神情,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师弟亲自出马,我自然放心。那就由你带领5000精兵前去,务必小心行事。”
景程拱手应道:“师兄放心,我定不辱使命!”
随后,景程立刻召集大牛等将领,开始做出发前的准备。
士兵们迅速整理装备,每个人都带上了装满火油的陶罐,腰间佩刀,手持长戈。
景程站在队伍前,低声而有力地说道:“兄弟们,此次行动,我们要趁夜偷袭燕军。大家务必保持安静,听从指挥。燕军粮草营地便是我们的首要目标,只要成功烧毁他们的粮草,敌军必然大乱。我们是齐国的精锐,只许胜不许败!出发!”
夜幕如墨,5000精兵在景程和大牛的带领下,悄无声息地出发了。
月光洒在大地上,给行军的队伍蒙上一层淡淡的银辉。
士兵们脚步轻盈,沿着山间小道快速前行,如同黑夜中的鬼魅,不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
经过一番急行军,他们来到了燕军营地附近。
借着微弱的月光,可以看到燕军营地位于一片开阔的平地上,营帐连绵,错落有致。
营地四周设有岗哨,但或许是因为认为齐军不敢主动出击,岗哨的守卫显得有些松懈。
景程观察片刻后,向大牛使了个眼色,两人一挥手,5000精兵如潮水般迅速向燕军营地冲去。当距离营地还有数十步时,景程大喝一声:“动手!”
士兵们纷纷将手中的火油罐奋力投向燕军营帐,随后抽出佩刀,点燃火把,冲进营地。
火油罐落地破裂,火油四溅,瞬间燃起熊熊大火。
营帐遇火即燃,刹那间,燕军营地一片火海。
这些火油是饶安的特产之一,景程在外出途中偶然发现了一种从地下渗出的黑色黏稠液体,这便是火油。他当然知道,这火油极易燃烧,且火势凶猛,心中顿时意识到它在军事上的巨大价值。
于是他迅速行动起来,召集了一批能工巧匠,着手进行火油的提炼工作。工匠们小心收集这些分离出的火油,再经过多次过滤去除杂质,最终提炼出了纯净的火油。
在景程的指挥下,提炼出的火油被大量储备起来。他一直想着在战争中应用呢,今天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睡梦中的燕军士兵被突如其来的大火和喊杀声惊醒,顿时乱作一团。
“敌袭!敌袭!”燕军的呼喊声此起彼伏。然而,火势凶猛,加上齐军的突然袭击,燕军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
士兵们有的还未穿上铠甲,便四处奔逃;有的试图救火,却被大火吞噬;还有的拿起武器,与齐军仓促交战,但在齐军的勇猛攻击下,毫无还手之力。
景程一马当先,手中长刀挥舞,如入无人之境。
大牛也不甘示弱,带领一队士兵,专门冲向燕军的粮草堆放处。
燕军主帅燕勇在混乱中匆忙披甲上马,试图组织抵抗,但齐军攻势太猛,他身边的护卫越来越少。
眼看局势无法挽回,燕勇只好带着少数亲卫,杀出一条血路,仓皇逃窜。
景程见燕勇逃脱,并未下令追击,而是大声喊道:“不要恋战,集中精力放火烧营,烧粮草!”
士兵们得令,纷纷冲向粮草堆,将火油浇在上面,然后点燃。大火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粮草遇火,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滚滚浓烟直冲云霄。
这场大火烧得燕军营地一片狼藉,不少燕军士兵在大火和齐军的攻击下丧生。待齐军撤离时,燕军已被杀了4000多人。看着身后熊熊燃烧的营地,景程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与此同时,其他三国营地这边,当景程发起进攻时,燕军营地方向传来的喊杀声与冲天火光,瞬间打破了夜的宁静。
魏国营中,主帅魏雄听到动静,眉头紧皱,立刻召集将领。一名偏将上前说道:“将军,燕军那边似有变故,怕是遭袭,咱们是否出兵救援?”
魏雄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沉思片刻后,一脸凝重地说道:“此时贸然出兵,恐有敌方埋伏。齐军既然敢主动出击,必定有所准备。咱们不可轻举妄动,先按兵不动,观察局势。”
众将听令,皆不再言语,只是静静望着燕军营地方向那熊熊燃烧的大火。
韩国营内,士兵们也被燕军方向的动静惊醒。
主帅暴鸢听闻后,迅速登上了望台查看。
一名裨将请示道:“将军,燕军遇袭,咱们该如何是好?”暴鸢眯着眼睛,看着那火光,心中盘算着利弊。良久,他冷冷地说道:“这说不定是齐军的诱敌之计,想引我们上钩。加强营地戒备,不可出兵。若有燕军靠近,一律视作刺客射杀。”
于是,韩国营地内,士兵们严阵以待,对燕军营地的变故充耳不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