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此言出自于庄子的《庄子·内篇·大宗师》,意思是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何不各自到大江大湖里去更自由。
后人常常将其用于对于现实生活中对于爱情观的一种态度。
想必绝大多数的人都听过类似这样一句话:“初恋,可能就是在最没有能力承诺的年龄,遇上了最想承诺一生的人。”
对于初恋,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有自己刻骨铭心的记忆。初恋的双方,常常看不得对方受一点点苦,总是想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呈现给对方。
但往往因为生活中的一些艰辛一次次的擦肩而过之后,于是谁都不忍心去再去打破各自在对方心中的美好。
再相见时,可能已是十余年后,各自都已为人妻为人夫,而相视时的那一笑足以让大家都明白,这也许是命运中最好的安排。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如果两人当初真在一起了,或许已被生活磨的面目全非。
双方已经把彼此最美好的事物埋藏于各自内心。
不去触碰,不去表露,不去打扰。
看到各自安好,便是晴天。
而事实上,庄子所云之意,在于道,在于生死。
人之一生,必须要面对的两大终极问题:“生为何生,死为何死?”
每个人从来到人间开始,便朝死亡的终点迈步,但我们始终不知道为何要走向终点。
死亡,对于对于任何存在于世间的生物而言,都是一个绝对禁忌的话题,禁忌到说出一个“死”字,都会令人不适和反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忌谈死亡,甚至有意回避死亡。
会不自觉的用“走了”、“没了”,甚至于古代不同阶级都会有单独对应人死亡的名词来代替“死亡”这个字眼。
很多人听到“4”这个数字,都会有一种本能的反抗情绪,这是一种来自于生物基因里本能的抗拒。
但问题在于一味的回避死亡,并不能让人们脱离苦海。因此在这一刻真正来临之际,身体就会不自觉的爆发出极强的求生欲。
我们不甘心就这么死去,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提前做好足够的准备,好好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人们年轻时,对于死亡最直观的认知,大多来自于对于亲人的离世。直到步入中年,自己身体的各项器官开始逐渐出现罢工后,人们才会亲身感受到人对于死亡的无奈。
那为什么人注定会死?
用科学的角度来看,在人体中有一种叫做“端粒”的组织。人体每次进行细胞分裂,新的细胞就会覆盖“端粒”,让它缩短一次。
而当“端粒”缩短到无法再缩短的时候,人体便开始衰老,直到死亡。这个就是生命终结的原因。
也就是说人的寿命,是由每个人体内“端粒”的长度决定的。而“端粒”的长度,是在每个人出生时便已经决定的。
因为从理论上来讲,人的寿命在不发生意外的前提下都是注定的。
通俗点来讲,就是“端粒”的长度,决定着细胞分裂的次数。而细胞分裂的次数,就决定着人寿命的长短。
当然除了“端粒”长度之外,还有一个能决定寿命的东西,就是人体的“新陈代谢”。
人体之所以会产生细胞分裂,主要原因便在于人体自身具备的“新陈代谢”的能力。而之所以会产生“新陈代谢”,是因为人体需要能量。
吃下食物后,身体中器官会自动将食物分解成人体需要的养分。然后人体吸收了这些养分,才能维持整个人体正常的运作。
而在以上整个过程中,人体细胞会产生损耗,于是便产生了细胞分裂。所以说“新陈代谢”的速度,就影响着细胞分裂的速度。
因此古人所讲的一些通过保持安静,来延长寿命的方式。实际上就是降低“新陈代谢”的速度,来延缓细胞分裂的速度。
但这里尴尬的就是,“新陈代谢”速度过慢会导致身体的机能下降,从而患上一些慢性疾病,同样也无法长寿。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死亡就等同于终止,全部消失,一切不复存在。
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消失,而是思想,或者是灵魂上的寂灭。
人将不再有任何想法,思绪沉浸在了一片绝对的黑暗中,听起来很绝望。
许多人说我们国家的人很迷信,忌讳死亡,实际上这应该算是敬畏死亡。
大多数人对于生死的理解,都是源自于对于已故亲人的思念,和一些无处宣泄的情绪。
说到底其实就是怕失去。
只有在某个深夜,或者在某个灾难的瞬间,才会感受到对于死亡的恐惧。
尤其是人过中年之后,生命开始不断的迈向死亡。
于是这个时候,人们便需要找到一种方式,来让我们超脱死亡。
但,究竟人该如何超脱死亡?
在全球各个国家,有大量的富豪都曾针对医药领域进行高额的投资布局,其真实原因便在于寻找所谓的“长生不老”。
比如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等等。
又比如美国45岁的硅谷大佬布莱恩·约翰逊,将公司以55亿美元出售,于2021年开始,以自己的身体开启了一场“返老还童”的科学实验。
这个被命名为“蓝图”的项目,一共由30多位专业医生专家组成科研小组,共同检测布莱恩70多个身体器官,并专门为他设定了适应于他身体技能的“健康套餐”。
仅用7个月时间,便实现了身体逆生长,打破了逆转年龄的世界纪录。
不仅衰老速度比正常人慢30%,整体生理年龄也要年轻5.1岁。
但在其背后,他因为专属的“健康套餐”,也经历着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折磨。
但显然不管是什么药物,无非就是增加细胞分裂的次数,或者是降低细胞分裂的速度。
这些方法只能是延缓衰老,并不能让我们真正超脱轮回。
除了生物方面的研究之外,还有大量公司在布局脑机接口和所谓的“机械飞升”,这两种方法其实算是同一种方式。
只不过一种是住在虚拟世界,一种是换了一副机械金属身体。然而这种方式,真的可以被看作是“长生不老”吗?
当人类将意识上传后,自身的身体依旧无法避免死亡,那在虚拟世界中生存的到底是这个人的记忆,还是这个人本身?
例如我们在生前,就可以将意识上传至虚拟世界中,这个时候便会出现两个“我”,那谁在是真正的“我”呢?
毫无疑问,只有现实中的自己,才是“本我”。
说到这里我们便可以发现,死亡仿佛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因为时至今日,我们都搞不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即所谓的“真我”。
该如何定义“自己”?是记忆,亦或者是意识?
又或许是那个人们口中虚无缥缈的灵魂?
因此古时不论哪个国家的人,都会去创造自己的神话,创造信仰来帮助人们超脱死亡,或者说是接受死亡。
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埃及,他们认为人是可以复生。
大致的方法就是,首先要将人制作成木乃伊,之后人的灵魂便会通往灵界。
在灵界承受众神的审判之后,再由阿努比斯神在周围十二众神的监审下,将人的心脏和羽毛放在天秤的两端去比较二者的重量。
如果心脏比羽毛轻,则代表他是一个好人,可以去往永生的世界。
而如果心脏比羽毛重,则代表他是一个恶人,要接受地狱的审判。
在后世的神话和信仰中,也大多吸收并改编了埃及神话中这一观点。其中不外乎是去往另外一个世界,或者说接受审判,而后轮回转世。
在他们的表述中,通常将人分为两个部分,身体和意识,即所谓的灵魂。
其中身体就相当于是躯壳,而意识灵魂才是真正的“我”。因此身体是三维世界的载体,而意识则是更高维度的产物。
当人类的身体死亡后,意识则会去到一个更高的维度,他们或许会停留下来,或许要接受审判,但大多数,会重新再次回到这个世界。
且回到我们最开始的话题,“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回看庄子对于人生的态度,便是人要活的快乐活的逍遥,不为任何人而在于自身。因此才会有庄子那篇传世的《逍遥游》。
但何为逍遥?
为此庄子便又写下了《齐物论》。
纵观《齐物论》全篇,分为四个重点:齐物我、齐大小、齐是非、齐生死。
想要真正看透死亡,看透对于死亡的恐惧,看透对于亲人的执念,就必须要“齐生死”。
所以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生与死之间的转换,就如同白天和黑夜一般,是一个有定数,有命数,又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
庄子又言:“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其实人们害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害怕失去。
人通常会把忧愁、喜悦等情感寄托在一些外物之上。或许是财富、或许是地位、或许是情感等等,人们害怕失去这些外物,失去这些能牵引自己情绪的东西,因此才会贪生厌死。
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庄子才说人生在世,人所有的痛苦与快乐,都是来自于对自身情绪的牵动。
因此所谓圣人无欲,便是指圣人所追求的就是无欲无求的境界。
但人在离世之后,虽达到的无欲无求的境界,却又害怕失去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在这两种状态下,我们皆有烦恼和快乐,所以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
于是便引出了上述庄子所讲齐生死的概念。
而再往下,便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两条搁浅在岸边的鱼,只有依靠彼此身上的水分来生存。它们互相吐气,活着如此的艰难。
这就相当于人将情感寄托于外物之上。
这句话不是告诉人们生有多好,也不是在说死有多好。而是在说,与其是这样,为什么不能回归大道呢?
也就是庄子所言:“不如相忘于江湖。”
与其我们思念旧人,被情绪挑唆,与其我们贪生怕死,妄求长生,为何不能顺其自然,顺应天地大道的规则,坦然的去接受它们?
所谓生,是苦中作乐;
所谓死,是乐极生悲。
人并不因为永生不死从而实现超脱,而是因为能够看透生死,所以才能实现真正的超脱。
这便是人们口中说的:“向死而生。”
道家有三位代表性的人物,分别为:老子、列子、庄子。
人们总说要超脱生死,跳出轮回。
但即便是能扶摇上青天,御风而行的列子,却也免不了一死。
相传在列子的葬礼上,庄子哈哈大笑,无比开心的唱着丧歌。
而弟子们见状确实纷纷疑惑,问他为何不像常人一般,为列子悲伤难过?
庄子却说:“因为我懂列子。”
这个世界的本质便是规则,而规则便是大道。
人之所以生,是因为气聚而成。人之所以死,是因为气散而灭。
所以,人坠落人间,按照天地规则而生,最终同样按照天地规则而忘。
生与死之间的区别,就像是现实与梦境一般。我们不知道当下是现实还是梦境,同样也不知道当下是生还是死。
人们所熟知的生死,不过只是人所创造的概念罢了,而谁也无法知晓究竟当下的生,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生。
因此,按照规则而活便好。
古时先民追求成圣,那究竟何为“成圣”?
有一个重要的标志,便是“知天命”。
而什么是“天命”?
“天命”便是规则。
所谓“生不足以喜,死不足以悲。”这便是天命。
大多数人在弥留之际,都会产生很强的求生欲意念。
或许是不甘,或许是遗憾。
之所以如此,不是因为怕离去,而是怕失去。
怕失去亲人,怕失去财富,怕失去情感。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外物之上。
但只有真正看透死亡之后,才会明白其实生本身就是另一种死,死也是另一种生。
所以在庄子看来,只有在看透死亡之后的生,才是真正的生,真正的向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