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李守则平常吃的饭菜,苏甜苦辣都有所涉及,但是在食物的偏好上却有明显的争议。
在李洪义的印象中,李守则特别喜欢吃软烂的食物,若是厨子做的食物太大块,或者硬了些,他还会对其进行责罚,李洪义亲眼看过,一个厨子就因为这个缘由,被压在下人房处责打了一顿。
但是每次到对账的时候,李守则却喜欢吃麻花、核桃等食物,且每次都能吃下很多,碎屑经常弄脏账本。
“这可能是一时的喜好吧?”林青青一脸不解。
“还有呢?”韦庄指着下面让他继续看。
靖国流行孔孟之说,李守则自然也是遵循此道,书房之中还挂有孔子的画像,并且在家中经常穿一件长袍,腰间配有一把木刀,借此模样孔子。
且写过多篇称颂孔子的文章,但是根据李洪义的回忆,他的书桌之上,翻看的最多的一本书是庄子的《南华经》。
其他生活细节上,类似的矛盾比比皆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林青青不解,韦庄也有些摸不着头脑,生活细节最是能发现一个人真是面目的地方。
而根据林青青的说法,催眠最大的功效是模糊和替换主要事情,但是在这些细枝末节上,并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这也是林青青从这里入手的原因。
“世界哪有这么喜好变化这么快的一个人?”林青青抱怨道。
这话倒是给了韦庄一个提醒,他说道:“如果这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呢?”
“啊?”林青青没有接上韦庄的脑回路。
“李守则这是一个代号,不一定是人名,我们原先就推论出来了。
那么李洪义记忆中李守则的行为,也有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属于两个人。
如果是这样,不就能解释,为什么在李洪义的记忆中,李守则有那么多矛盾的行为。而且这么一来,这李守则就更加难找了。”韦庄解释道。
林青青还是有些糊涂,韦庄又举了好几个非常矛盾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两个形象显现出来,一个爱吃软烂食物,脾气严厉,信奉孔子,还有一个则是喜欢硬的食物,脾气比较柔和,更偏爱庄子。
林青青也渐渐明白过来,按照目前的情况看来,李守则确实很有可能是两个人了。
韦庄又想起李洪义说过的李守则的年纪问题,他问道:“那位张太医可有子嗣?”
林青青摇了摇头,表示不清楚,韦庄当即让韦一安排人手,去将那位张信恒的所有资料拿过来,并且格外强调了要求将他的私产也一并调查清楚。
韦一领命,去安排人手,林青青虽然没有弄清楚韦庄的目的,但是看到他又将刚才的资料,拿出来核对。
林青青摸了一把快要凉掉的牛肉面,只得耍赖地将资料全部抢走,然后将牛肉面放在他的手中:“先吃饭,不然哪有力气想这么多啊?”
韦庄无奈只得拿起了筷子,林青青目不转睛地盯着韦庄。
他吃面的样子真是好看极了。如玉般细长的手指拿住筷子,从碗中挑出几根面条,用筷子灵活地转了几圈,让面条乖乖地缠绕在筷子上,然后再送入嘴中,一气呵成,干净利落。
韦庄被林青青炽热的目光盯着,勉强吃了两口,说道:“你也快去吃饭。”
林青青手托在脸颊上,有些花痴道:“我看娘子吃完了,我再去。”
韦庄唇角勾起说道:“大字再加……”
趁韦庄话还没有说完,林青青迅速抱起了放在一旁的牛肉面,很是卖力地吃了起来。
愉快的午膳时间结束了。
韦一已经将事情安排好,并将派去跟踪何心安的两人带了过来。
两人行完礼后,由韦八汇报情况。
他将何心安一天的行程全部说了出来:“今日何心安只是在集市逛了逛,又在平安酒楼看了一会儿说书,然后就回来了,中途没有在其他地方停留。”
提到何心安,林青青这才拿起被遗忘在一边的推荐信,打开信封,拿出推荐信。
看到推荐信上的名字,林青青愣了一下,然后就将信递给了韦庄。
韦庄见她神色怪异,接过信件,在推荐人一栏中,写着一个让所有人都很熟悉的名字,太医院张信恒。
“我去,怎么又是他?”林青青看到这个名字,整个人都不好了。
就感觉本来就不会太会的考试,好不容易排除了几个错误选项,怎么兜兜转转,又有人告诉你,这可能是正确答案哦。
韦庄则是笑了:“原来如此,还差一点证据,就可以连上我的推测了。”
韦庄又对韦八问道:“何心安一路上可曾接触过什么特别的人?”
“没有。”韦八和韦九仔细回忆一番后,回道。
“那这封信,你们可曾看到他从哪里拿过来的?”韦庄拿出信封,递给二人看。
韦八将信封拿在手上,端详片刻,又拿给韦九参详,说道:“属下二人未曾见过这个信封。”
韦庄拿回信封,还在思考些什么。
韦八和韦九觉得自己办事不利,跪地请罪。
韦庄并未立刻说话,过了一会儿,他问道:“那说书人,说的是哪一段?”
韦九对这个熟悉,立刻将功补过道:“是折子戏第三场的最终回,讲的是那书生经过自身努力,终于飞黄腾达的故事,还有一场也是折子戏,是第六场的第二回,讲的是恶财主被打倒,书生为英雄的故事。”
“竟然是这么两个故事啊?”韦庄感叹了一句,便让二人退下。
林青青悄悄问道:“娘子,你在打什么哑谜呀?”
韦庄晃了晃手指:“时辰未到,等到了,我自然会告诉你的。”
林青青撅起小嘴,很是不满意,但是也无计可施,只能继续去“帮助”李洪义回忆细节。
傍晚时分,对张信恒的调查终于送了回来。
张信恒确实有一个儿子,叫做张诺,是他的老来得子,今年才三十多,家中有一妻一妾,为人很是好色,府里没有名分的女人多的是。
他没有继承父亲的本事,只念了几年书,混了个秀才名声。
他在经商方面很有头脑,且喜欢四处交友,交际甚广,尤其喜欢结交军中之人。
因为他父亲的名声,不少想给自己找个门路之人,都很乐意和他交好。
而且这个张诺,有一个特点,在纨绔圈子里很是出名,就是特别喜欢换妻。
这妻自然不是真正的妻子,而是他的那些个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