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他们回来了母部开会了几天,感觉还是比他们原来部门的丰富很多。早会半小时的瑜伽课,她还是喜欢的。毕竟锻炼身体,不论日子过得怎样,身体要好。
她早上看到了一则新闻,螺岭一带将要改造了。她马上发给了一个老客户。他们家好像在那带有房子。
这个客户说已经卖掉了。他们当初为了换老小区的学位房,就卖了手上的几套小房子,那套螺岭的小户型房子也就这样卖掉了。
现在看着心里会有些后悔吧。客户说卖了就卖了 。林丽随后告诉这个客户,前些天在微信公众号看到客户的集团公司在招聘中层干部。
她把这个链接信息发给了这个客户。客户说:“你怎么还知道这个?”
林丽和她说:“你可以去试试啊,说不定能竞聘上。”
不料,这个客户说,她现在属于边缘人物,准备躺平了,在单位里不想管那么多事,不打算跟他们玩了,没意思。
其实这个客户现在也挺好的,她在一个老小区的物业管理处,服务的小区的住户都是认识的人,这些离退休的老干部和她关系还挺好的。
每当下午空闲时,这些老同事们还会到她办公室泡茶喝,大家聊聊天。林丽觉得这种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是另一种人生。
像一个朋友说的 ,只要你一直站在旷野里,耐得住四季,等得来大雪,有一天,雪花总会飘在你手心里。
林丽最近看了很多公众号在聊中年离职的事情,有的人说发现被裁的是做事认真的人,职场不是做事认真就可以。还要有眼力劲。
反而有些看着躺平,不多说一句话,不多做一件事的人,比较有分寸感,他们更容易获得晋升。因为他们内心往往无欲无求,这种人才是可怕的。因为他们没有企图心。
这天,早会的主题内容刚好就是说“当你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如何迎接突如其来的要求和机会?”
他们部门经理说,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时刻。有时候可能也是翻开新篇章的一个转折点。你能走多远,不是看你的专业能力,更多取决于你填坑的能力有多大?
有的人没有目标感,走一步算一步。有的人定了目标,中途放弃了。还有的人,因为定了目标,在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随时调整自己的步伐,处理好突发状况,具有填坑的能力,只要把困难解决了,就可以继续往下走。
当走过去之后会发现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很多人身在其中,并没发觉这个道理。
林丽发现现在的部门经理比较有文化内涵,说话都是出口成章。不过他批评人也是比较委婉的。早上,这个部门经理发现他们部门一个住光明的伙伴,家里承包了农场。
她经常会把家里的蔬菜水果带到职场销售。她一般会把这些蔬果放在职场门口。
这个部门经理委婉地说,这些东西最好就放在货梯那个位置的货架上。不要放在职场门口,有时候分公司或者集团有领导过来视察,看到了就不好,影响部门的形象。
林丽他们之前这个部门没有出单的人还是比较多的。虽然公司最近在推个人养老金保险,但是效果一般,因为他们目前只有四家银行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可以支付保费。
如果不在这范围里的银行卡的个人养老金账户,还不能支付保费。虽然也可以建议客户转移个人养老金账户。可是有的人买的个人养老金账户里的金融产品是有封闭期的。如果要转到林丽他们公司旗下的银行个人养老金账户,他们还需要先把个人养老金账户里的金融产品赎回。可是有封闭期的产品不能马上赎回,需要到期之后才能操作。
还有一些人之前存了定期存款,在两年多前的定期产品的利率还可以,有的还有3.9%左右。如果这时候硬转为活期,那就损失了利息。
白珍自己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也是这种情况,她存了两年多前的定期产品。也投保了一点养老保险。她咨询过换自己公司旗下的银行的操作流程。但是发现不划算,还是先留着,之后再打算吧。
高兴并不看好这个账户,他虽然开通了,不过没有往里面存钱。她之前在微信里问了几个年纪相仿的朋友,他们也没有开通这个个人养老金账户。有的女性朋友认为,可能自己五十岁就退休了。存没有几年,到时候拿出来还很麻烦。
林丽也能理解。她之前的一个客户的老公现在都53岁了,还有七年退休,也有可能因为现在经济环境不好,裁员了之后,就不一定能上班了。前途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性,现在感觉中产及普通人都是过着没有安全感的生活。
她也在想可能自己没有找对客户。不然怎么会遇到的都是拒绝呢?
早会时候,部门经理分享他的两个个人养老金税优产品的成交案例。他说他们家三口是买不了这个产品的。他老婆已经在领社保退休金了,他自己也还有两年退休了,买了就不划算。儿子还在上大学。
他在前一周就收到公司突然的通知,所有的部门经理必须100%出一张税优个人养老金保险的产品。他当时也很焦急,在想着找谁。
这天中午,他们营业区领导们都在一起吃中饭。他收到了一条微信信息,原来是一个集团下面三级公司的副总给他发信息。
他和这个人还是七八年前加的微信。这个人说最近集团开会要求高管们都要支持寿险公司的业务。让下面子公司的高管们都把自己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在自己的寿险公司投保。
这个人就在微信和部门经理说,让他派个人或者他自己解释一下专业的问题。
他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自己对于这个产品方面的内容其实还是生疏的。他这些年很少做业务。他们营业区因为业绩一直很好,疫情后就没有追他们部门经理及以上的管理层出单。
而这次公司又开始这么操作了,这是多年前的管理方式。他当时还很着急,现在单来了,能不能整下来,也是未知。
他当时一看饭桌上,比较专业的就是自己的徒弟,就让他帮回答一下问题。
他的徒弟当时就帮他跟客户解释了个人养老金产品的购买条件。然后让客户提供投保的相关信息。
客户又问了一嘴,需要银行卡转账吗?这又把部门经理问懵了。他脑袋转得很快,说他在开车,过十分钟回答。
在这十分钟里,他开始咨询其他的部门同事,和他们讨教。十分钟后,他回答了客户。
这个客户时间也比较赶,马上又要去开会了。说晚上再发给他证件信息做投保申请。
他这个单到了次日录单时候,又发现客户不知道怎么缴存那个个人养老金账户。于是又截图同事的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操作发给了客户。
终于这个保单承保了,他感觉真的是有惊无险。早会的时候,他跟部门里的人分享,说还是要了解投保原则、多做产品计划书,熟悉投保流程。
大家伙早会后都在那里做产品计划书,熟悉投保流程,以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林丽会后就去复制了楼下大堂的门禁,随后就下班了。在回家的路上,她还提醒了同事可以办门禁了。
这个同事说她已经办了。他们公司为了节省门禁卡,就让秘书让业务伙伴们拿手机通过NFc复制开门的门禁卡。
这个同事说刚刚她去找领导签纸质的请假单去了。就是补签部门在过来之前一天的假单。之前那边的营业区驳回了她的请假。现在这边要补签纸质请假单。
她说在找那个部门经理签字的时候,他还在办公室打电话。她在门口等了好一会。
秘书提醒她,部门请假是需要达到E化200分。尤其请约访客户的假、事假。如果是请病假,需要上传医院的医生的假单。
这边内勤说主要还是看部门要求,他们审批没有太多要求。但是这比起他们部门以前的批假就难了一些。
毕竟这边的老大和之前的部门经理陈喜的风格不一样。有什么事,部门经理都是一副一问三不知的样子,推给了秘书。
而秘书都是比较强势的,她可以直接跟大家拒绝。能卡人的指标如E化达到200分。
这个其实很多人达不到。除非次月不请假。不然就要努力达成200分。
这个同事说,以后请假就难咯。她提到部门另外一个同事因为请假太难了,现在就直接每个月扣500元的差勤费。如果那个月没有出单,等于还往外掏钱了。
林丽知道那个同事,在前两年雨季的时候,因为用了自动雨伞,当时关闭伞的时候,她没有注意看有没有关好。当时她反着拿雨伞。
没想到,那个雨伞突然就反弹出来,伞的顶端直接戳了她的左眼。当场她疼得泪流。
去到医院,医生说,幸好没有戳瞎,但是也损伤了眼球晶体,需要手术。这个同事当时住院了一两周,并且请了病假。
她的意外医疗险也报销了。手术后,她的眼部在慢慢长好,但恢复很慢,眼睛看上去还是有些肿肿的。她大半年没有开车,也没有来早会。
她开始几个月请病假还是比较顺畅的 。等到半年后,公司说要她每个月回来请假一次,提交纸质的请假单和复诊的资料。
她的眼睛已经鉴定过伤残级别,达到八级伤残。她的意外医疗险报销了大半年的医疗费,但是之后复诊的就不能获得报销了,只能靠社保了。
她说每次去复诊都是几千块钱,她隔两三个月就去一次。现在视力还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她开车都开的比较慢。
自从眼睛受伤后,她就几乎没有来过早会。这边的营业区要求每个月过来请假一次。她感觉还是挺麻烦的。现在复诊,医生很难再给她开假单。
林丽中午回家在地铁上,一对一发了微信,告诉三月份寿险保单即将到期的客户记得安排好保费。
只有一个客户回复她说:“账户里有钱。”这个客户就是前两天林丽约过,但客户一直说要开会,没有时间,而且连续约了几天的时间,都是不行。每年这个客户倒是账户资金充足,提醒她续保的时候都是可以正常扣费的。
或许这个客户认为保险买够了吧,从此不打算加保了。只是想着怎么交完现在的保单。这个客户本身保险观念也是很不够的,而且还不愿意谈论保险。
次日,林丽他们的早会前半小时是瑜伽冥想。一个主管上台带着大家做。他们就坐在座位闭着眼,按照这个老师的指引,做着动作。
林丽发现女生对这个课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前一天,他们部门就有同事在问,是否需要穿瑜伽服,带瑜伽垫?
不过这个老师说,他们的瑜伽课都是很基础的,不需要那些装备。他们的课就是让大家的心静下来。
第二日又换了一个老师。这个也是主管,曾经做过部门经理,但是疫情后降级了。她已经60多岁了,但是身材和面容还保持较好,不像那个年纪的。
她说,这个瑜伽是她自己糅入了很多舞蹈的动作。她自己花了钱去学了舞蹈的,然后自己编的。
大家还是比较好奇,都是什么动作。只见这个主管穿着芭蕾舞鞋,开始教大家形体。
这些动作有助于纠正平时的一些不正确的姿势,还可以给人多一些多巴胺。林丽记得她刚入司时候公司早会都是在跳手语舞。
现在则不同部门的方式不一样,有的部门在跳八段锦,有的部门在做财经新闻播报,他们部门则是做瑜伽。其实都是为了让早会增添一些乐趣和减轻业务员的心里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