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章 别离
衲融见他蹙眉沉思,道:“王爷,上官恒耀已经归降西兆,乃是北兆叛徒,我军面临的将是西兆大军,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王爷择日登基,号令天下百姓讨伐叛贼上官恒耀,抵御西兆强兵。”
上官恒逸道:“此事待众人商议后在做决定,上官恒耀与西兆人勾结,势必图谋联合大军攻击京城,民心未稳,战事未休,匆匆登基,仪式匆忙不够庄重。”
衲融微微点头后道:“王爷所言极是。不过,若能尽快登基,凝聚人心,定能让我军士气大振,让臣民早日归心王爷。
上官恒逸神色凝重的道:“虽说登基可振奋士气,但本王担心会引起一些大臣的不满,内部若生间隙,恐不利于对抗外敌,所以本王决定先安抚百姓,将主力军西进,稳住局势后再议登基之事,即日起,你负责笼络朝中旧部,若是归降,本王既往不咎,一律原职待命,若心存异心,一律按叛贼处置,灭三族。”
灭三族?衲融忍不住震惊的盯了一眼上官恒逸,看来心还是挺硬的,不急着登基一定有他的道理,看来眼前的王爷已经会自己拿主意了,不再是听之任之的软弱之辈。
见他盯着自己似有所思,不回话,上官恒逸道:“有什么问题吗?衲先生。”
衲融回过神来,道:“是,卑职遵命。”领命出门去办。
衲融前脚刚出去,后脚又有人进来禀报:“启禀王爷,叶将军求见。”
上官恒逸的思绪还在上一个议题之中,耳听叶将军,寻思哪个叶将军,脑子很快反应过来,忽然一惊,寻思他不是被司马覃带走了吗?想到他为保护自己断了一只手臂,急忙道:“唉,让他进来便是,在外等什么?”说罢冲了出去。
来到王府门外,只见叶绍城牵着一匹马站在道上,神色凝重,右掌已然缺失,残臂被一根布绳吊在颈项,心中一动,若是在未来,他一定能帮他接上断肢,可这个时代,没有先进医疗设备和技术,自己也是无能为力。
叶绍城见到上官恒逸竟然亲自出来迎接自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受宠若惊的感觉,下意识地想要下跪参拜,就在他的膝盖即将弯曲的瞬间,上官恒逸如闪电般迅速地冲上前去,一把紧紧抱住了他。
上官恒逸的动作如此之快,以至于叶绍城完全没有反应过来。
上官恒逸紧紧地拥抱着叶绍城,喜极而泣地说道:“叶绍城,你还活着,真是太好了!”
叶绍城被这突如其来的拥抱和话语震撼得全身一颤,直愣愣地站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他万万没有想到,上官恒逸会像从前那样对待他,这让他感到既意外又感动,喊道:“王爷。”
上官恒逸拍了拍他的肩膀,松开了他,抹了眼角的热泪,道:“走,进去吧,终于回家了。”
叶绍城听到这几个字,眼眶顿时红润,险些也要落泪。
上官恒逸高声道:“以后你进出王府都不需要通报,有事找我,直接进来即可。”令所有守卫都听的一清二楚。
叶绍城满脸震惊,不过也不难猜测出他的心思,几次救他于生死关头,如今断臂,令他心生感激和愧疚吧。
上官恒逸拉着叶绍城走进王府,问道:“你的手怎么样了?”朝门口的侍卫道:“来人,快去请太医来王府。”
叶绍城道:“不用了,王爷,卑职的伤口已经愈合,没事了。”
上官恒逸怔愣一下,道:“好吧,那我们进去再说。”
两人一同来到大厅,分主次而坐,上官恒逸欣喜的道:“如今看到你安然无恙的回来,我真是高兴。”
叶绍城却黯然道:“卑职如今这般模样,已经是废人一个,不能再为王爷效力了。”
上官恒逸正色道:“你又何出此言,你为保护本王失去一臂,这份忠勇谁人不知,如今战事未休,本王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你虽断一臂,但经验谋略尚在,可在后方为我们出谋划策,这也是在为本王效力。”
叶绍城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随即又黯淡下去,道:“王爷,我怕自己力不从心。”
上官恒逸道:“你跟随本王多年,几次舍命相救,是本王最信任的人,接下来本王打算将主力军西进,你对此有何看法?”
叶绍城沉思片刻道:“王爷此举甚是明智,西进可稳住局势,上官恒耀坐实通敌卖国之罪,王爷从抵御变为讨伐,乃是正义之举,以后就算是踏平西兆国也是理所当然,全军一心追随。”
上官恒逸轻笑了一声,点头称赞道:“所言极是,有你相助,本王的胜算也大了几分。”
叶绍城道:“卑职只是说了事实,并未为王爷出谋划策。”
上官恒逸听他语气平淡,已无相助之意,眉宇一蹙,看了眼他的断臂,忍不住小心问道:“对了,那司马覃为何突然发难,要杀本王?”这些天两人都在一起,料想也是司马覃帮他处理的伤口,两人立场不同,那司马覃当初也是误伤了他,二人并无过节,曾几何时,也隐恻出两人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情愫。
叶绍城道:“此事卑职也曾感疑惑,后来从司马姑娘口中得知,都是因为西兆的大祭司,此人原本是暗影门的一名护法,这暗影门的门主就是司马覃的母亲,这个门派已经早在多年前覆灭,不过存在时也十分神秘,鲜少有人知道,门中有一法器,叫重生盏。”
上官恒逸凝神细听,道:“重生盏,哦,意思是还是门中护法时偷了重生盏,司马覃身为门主的女儿,所以一直在找他,拿回重生盏,原来如此。”想起刚刚遇到司马覃时,她说在寻人,却不知在何方,原来是在寻重生盏。
叶绍城看着上官恒逸,道:“那重生盏能起死回生,将一个今生已死的人用来世的命相续,是一道媒介。”
上官恒逸一惊,看他的神色已然知道自己身上的秘密,双手不自觉的捏紧,眉梢一颤,道:“这都是司马覃告诉你的?”
叶绍城道:“是,之前在西兆的时候,卑职与司马姑娘在一间石屋救下王爷,当时除了王爷和那大祭司外还有一名老者,在大祭司的施法下,王爷身上的一道奇异之光正窜入老者体内,不想被我们制止打断,那异光又倒流进王爷体内,很快老者就变成一堆粉末,当时卑职不明白,后来司马姑娘道出其中秘密,那是大祭司正在用重生盏之力将王爷的寿命迁移到老者身上去,却不料,老者仅存的寿命都到了王爷身上。”
上官恒逸的脸色越来越阴沉,问道:“那司马覃为何要杀本王?”
叶绍城道:“王爷是载体,你越强重生盏的威力越强,如今大祭司用重生盏做心,无形无状的存于世间祸害人,只有摧毁重生盏才能消灭大祭司,而消除重生盏的威力,第一步便是灭了命力之源,也就是王爷的本体,王爷的来生虽然会受到影响,不过会在来世继续活着。”
上官恒逸恍然大悟,紧接着心头一紧,那意思就是说自己是大祭司手上的风筝,自己想在这个时代活着就要依靠他,而他却可以随意支配自己的命力,重生盏是他的心脏,他死了自己也在这个时代死了,回到未来。
若是刚来此地就知道此事,那他会毫不犹豫的去摧毁重生盏,可现在,他即将夺得天下,成为天下之主,还有了最爱的人,这些叫他如何放得下?
见他脸色越来越深沉,叶绍城也不难猜测出他的心思,这一世有了牵绊,让他立即下决定回到未来,不是件容易的事。
大厅里静默下来,良久,上官恒逸看着叶绍城的眼睛,问道:“我身上的秘密你都知道了,你要怎么做?”
叶绍城蹙眉,道:“大祭司野心勃勃,随意操控人的生死,打乱生死人伦,违背自然规律,若是人人都用来世之年续今世之命,不管是当世还是未来都将乱了秩序,生命时空倒错,后世岂不是无人了吗?对来世的人岂不是很不公平。”
上官恒逸听后,句句在理,可他没有立即点头赞同,表明立场,也由此可知,叶绍城是想让他牺牲自己回到未来,让司马覃灭了大祭司,遵循自然法则,不过没有直说而已。
叶绍城起身道:“王爷,这件事关系重大,请谨慎决定,不过也不急于一时,当下还需要您主持大局,稳定朝纲,卑职已是无用之躯,还请王爷成全,准许卑职归隐山林。”
上官恒逸猛然抬头,震惊的看着他道:“你想归隐?”
叶绍城挺直了身躯,稳稳地站立着,声音低沉而坚定的道:“王爷,卑职深知您身上的秘密非同小可,既然如今已被卑职知晓,继续留在您身边恐怕会让您心生不安。所以,王爷,请您放心,卑职定会将此事深埋心底,绝不会告诉外人,卑职恳切地希望王爷能看在多次救您性命的份上,放卑职一条生路。”
上官恒逸听了叶绍城的话,心中猛地一沉,嘴角泛起一丝无奈的苦笑,那笑声中透露出丝丝苦涩和失望道:“我一直视你为救命恩人,对你心怀感激,可你竟然如此怀疑我会对你下杀手。的确,这个秘密一旦泄露,我恐怕会成为众矢之的,被世人追杀。你既不想欺骗世人,也不愿对我痛下杀手,内心自然会备受煎熬,左右为难。我能理解你的心情,既然你想置身事外,那便去吧,就当是我还了你这份救命之恩。”
叶绍城听后微觉歉疚,心中却并未泛起丝毫喜悦之情,反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轻声说道:“多谢王爷成全。”深深地鞠了一躬。
抬头时两人的目光交汇在一起,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这一别便是永远,心中总是有几分不舍的。
叶绍城凝视着他,眼中流露出复杂的情感,有感激,有无奈,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眷恋,然而,他很快便收敛了这些情绪,毅然转身,迈开大步,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王府,伐坚定而有力,似乎在告诉上官恒逸,他永远不会再回头。
上官恒逸凝视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涌上心头,深知,叶绍城敢只身前来告诉他这件事,必定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同时也是以最后的忠诚来警示他,让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困境,至于接下来该如何抉择,就全看他自己的了。
棘手的问题交到了上官恒逸手里,起身走出大厅,信步在王府里走着,当看到后院里的蔬菜棚,无人打理后里面已经长满杂草,那些日子又翻涌出现在脑海里。
又来到李妃的住所,已经是一片废墟,残败的墙体上也长出了高高的狗尾巴草,随风飘荡着,想必此刻的李妃已经投身到下一世,来世的她一定是位温婉娴静的富家贵女,那样才对得起她这一生经受的辛酸苦难。
当站在郗卓音的院落里时,第一次相见就惊艳了他的双眼,而后因为她不待见自己,自己也对她没了好感,后来发生的种种事情,让他深深爱上了她,也终于用最真诚的情谊打动了她,本以为就那样安然度过余生,没想到因为一道圣旨完全打破了宁静生活,也破灭了他安于平凡的心境。
在王府里漫步了一圈之后,发现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士兵如雕塑般笔直地站立着,严密地守卫着每一个角落,然而,尽管周围有很多人,他却感到内心无比的空虚和孤独。
这种感觉让他意识到,即使身处繁华的王府,身边有众多的人,但真正能与他心灵相通的人却寥寥无几,当即决定把郗卓音和衲幸接回京城,让她们先在王府里安顿下来。
想到这里,立刻叫来苏杲,吩咐他前往南城去接郗卓音和衲幸。
苏杲领命后,迅速带领百名士兵离去。
上官恒逸转身回到书房,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准备开始处理那些堆积如山的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