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澈握紧船舵的手青筋暴起,眼见火船借风势迅猛逼近,突然瞥见岸边堆放的防洪沙袋。
他急中生智,大吼道:“快将沙袋搬上船头!”
士卒们虽不明所以,却立刻行动起来,将沙袋堆成简易屏障。
当第一艘火船撞来,燃烧的秸秆撞上潮湿的沙袋,腾起大量呛人烟雾,竟将火势暂时压制。
温南枝在江南接到密报,得知临清闸口告急,立刻征用漕帮船只北上支援。
她站在船头,望着两岸百姓自发赶来运送灭火物资,忽然想起父亲曾说:“漕运断,则民心散;民心聚,则漕运兴。”
遂命人在船头竖起“开仓赈粮”的大旗,沿途百姓见状,纷纷加入船队,摇桨声震天动地。
临清闸口的火光中,陆澈忽然听见下游传来整齐的号子声。
他转头望去,只见温南枝的船队如离弦之箭驶来,每艘船头都立着举着火把的漕工,船舷绑着盛满水的木桶。
“郡主!”他挥剑斩断缠在船舵上的火绳,“用木桶里的水浇灭导火索!”
温南枝抬手掷出透骨钉,精准切断敌船炸药的引信,同时大喊:“乡亲们,往火船上泼水!”
百姓们纷纷将木桶中的水泼向燃烧的敌船,一时间水花四溅,火光与水光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交织。
天枢阁死士们惊恐地发现,他们精心布置的火船阵,竟在军民合力下渐渐失去威力。
当最后一艘火船被击沉,天空已泛起鱼肚白。
温南枝踩着湿漉漉的甲板走向陆澈,见他甲胄上的“陆”字军旗已被火烧得残缺不全,却仍在晨风中点对点地飘扬。
陆澈从怀里掏出半块硬饼,掰成两半递过去:“临清的粟米饼,沾了江水倒更有嚼劲。”
温南枝接过饼,咬下时听见远处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已是五更天。
她望着闸口处重新疏通的河道,想起湖底竹简里的“漕运八策”,其中一页被水浸得发皱,却仍能看清“与民共治”四字。
转头再看岸边,百姓们正自发清理废墟,有人将自家的粮食分给受灾者,有人在给受伤的士卒包扎伤口。
“看,”她轻声说,指着天际渐亮的云霞,“比星图更亮的,是人心。”
陆澈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见朝阳正从地平线升起,将运河水面染成金色,运粮船的白帆次第扬起,如同一群振翅的白鸽。
远处传来孩童的啼哭声,一名妇人抱着孩子挤到岸边,朝着船队大喊:“多谢郡主!多谢将军!”
温南枝笑着挥手,忽然明白建文帝留下的“天机”为何藏在湖底——唯有历经水火考验,方能懂得“民本为天”的真谛。
她将尚方宝剑收入剑鞘,剑鞘上的龙纹与船头的“漕”字旗交相辉映,那是比任何奇门遁甲都更强大的治国之道。
晨风带来新的一天的气息,混着稻谷的香、江水的腥,还有百姓们重新燃起的希望。
温南枝与陆澈并肩而立,听着漕工们重新唱起的号子,知道这场与天枢阁的较量,终究是民心赢了。
晨光中,温南枝望着运河上重新扬起的白帆,忽然从袖中取出那枚刻着“五谷丰登”的平安锁,将其系在船头的缆绳上。
微风拂过,锁芯轻响,惊起几只停在船舷的水鸟。
陆澈见状,低声道:“这锁该是百年前的物件,如今倒成了漕运的平安符。”
“百年前建文帝或许未曾想到,”温南枝指尖抚过锁上斑驳的刻痕,“他藏在湖底的不是权谋,而是让后世子孙懂得‘民以食为天’的警示。”
她转头望向岸边正在分发粥食的百姓,目光落在一名蹲在地上给孩童喂饭的士兵身上——那士兵正将自己的口粮分一半给孩子,自己啃着硬饼。
此时,一名漕工匆匆跑来,呈上一卷从火船残骸中捞出的文书。
温南枝展开一看,竟是天枢阁最后的密令:“不惜一切代价,阻断漕运,乱中取粮。”
她冷笑一声,将文书投入火盆:“他们到死都不明白,真正的‘粮道’,是百姓心间的坦途。”
陆澈忽然指向远处官道,只见一队辆装满粮食的马车正缓缓驶来,车辕上插着“义仓”的小旗。
驾车的老者望见船队,扯开嗓子喊道:“郡主!临清百姓听说漕运通了,把家里存的粟米都送来了!”
温南枝眼眶微热,转头对陆澈道:“你瞧,这就是民心所向。”
午后,阳光铺满运河。温南枝站在重建的闸口旁,看着满载粮食的船队依次通过。
一名漕工敲响船头的铜铃,清脆的声响中,两岸百姓纷纷挥手致意。
陆澈指着水面上漂浮的点点烛光,轻声道:“那是百姓在祭河神,祈愿漕运平安。”
“治理天下如行舟,需看水下的暗礁,更需看岸上的民心。”
她摸了摸腰间的尚方宝剑,此刻剑鞘上的龙纹不再冰冷,反而因沾染了人间烟火而显得温润。
远处,不知谁唱起了新的歌谣:“漕运通,民心同,仓廪实,天下安……”
暮色四合时,临清闸口已恢复繁忙。
温南枝与陆澈登上城楼,望着蜿蜒的运河如银链般延伸至远方。
陆澈忽然指着夜空中的北斗星,笑道:“总以为星图藏着天机,如今才明白,真正的‘天枢’是这万家灯火。”
温南枝点头,目光落在城楼的“漕运便民图”上,图中清晰标注着各地粮仓与赈济点。
她伸手摘下头上的银簪,在图上“临清”处画了个圈:“往后每处粮仓,都该刻上‘与民共享’四字。”
夜风带来湿润的水汽,夹杂着新麦的香气。
温南枝望着星空下绵延的粮道,终于彻底领悟——建文帝的“天机枢”从来不是什么改朝换代的秘宝,而是将天下粮仓置于民心之上的智慧。
当朝廷与百姓共掌“粮道”,便是天枢阁这类逆民心者的末日。
漕工的号子声再次响起,惊破夜的寂静。
温南枝与陆澈相视一笑,转身走向灯火通明的粮仓。
此刻,他们心中的星图已然清晰——那是百姓脸上的笑容,是粮仓中饱满的粟米,是运河上永不熄灭的航灯。
这,才是真正的“护民天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