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中,长公主一个人独自落泪,细细回想以前日子的甜蜜,终于决定放弃这段感情。
“长公主,皇上请您过去一趟。”宫女来禀报。
“知道了,我更衣后就过去。”
长公主重新梳妆更衣,抹上脂粉,这下又变回以前那个春风得意的长公主了。
“皇兄,我已经想清楚了,既然驸马不顾情意,这段婚姻也没必要延续下去了——”
她忽然住了口,因为发现皇上的表情有些吓人。
“皇兄,怎么了?”她问。
“你来看这个。”皇上把状纸递给她,语气还算平静。
长公主立马接过来,等看到上面的字,她的瞳孔赫然放大。
“……皇兄,这都是驸马胡言乱语的,您不能相信啊。”
一旁陈同平静地说:“长公主殿下,微臣已经派人搜过长公主府。”
长公主这才看到,皇上的案头上放着那瓶粉色的迷药。
她的腿软下来,跪倒在地面上。
没想到驸马竟如此绝情,连女儿的名声也不顾了。
她手指伸到嘴边,不由自主地咬起来。
“念柔,是不是朕对你太纵容了,你都算计到朕头上了?”
长公主真的害怕起来,皇兄自称朕的时候,就很危险了。
她爬起来跪在地上,“皇兄,我没想到事情会那么严重,我不知道姜绮梦怎么跑到您的床上的,我只是想让她小小地出一下丑而已……”
皇上竟然笑了一下:“朕是你的兄长,更是天下百姓的君王,你连朕都敢谋算,怪不得可以下手杀府中的妾室和庶子了。”
长公主这下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皇兄,我真的没有想害庶子呀,也没害妾室,是他们自杀的。还有那姜绮梦,她是自己跑过去的,我也没有……”
“事到临头还如此冥顽不灵,押去大宗正司监牢候审。”
“皇兄!皇兄,我可是你亲妹妹啊!你忘了答应母后要好好照顾我的吗?”
皇上冷漠离去。
长公主被带到了大宗正司专门看管皇室之人的监牢里,在这里再次和驸马相见。
驸马大笑:“哈哈哈哈哈,赵念柔,你也有今天。”
“吴文渊,都是你害得我。”
“你这个毒妇,丧尽天良,老天爷都容不下你。”
“你忘恩负义,狗奴才!”
……夫妻两个对骂起来。
状纸已经呈递上去,陈同过来将自己所见所闻悉数告知朝云等人。
但皇上迟迟没有传消息下来,姜琰焦急起来。
“如今证据确凿,皇上还等什么?”
姜珩长叹一口气,“我早知会如此。”
“你早知道什么?早知道怎么不说啊?”
朝云心中有个疑问,长公主既然已经承认自己下了迷药,为何不承认把姜绮梦送到龙床上?
这其中似乎有个谜团,一时间什么东西闪过朝云的脑子,但被姜珩兄弟的话打断了思绪。
现如今,扳倒长公主是最重要的。
她站起来,抚平衣角的褶皱,“大哥,二哥,不要灰心,我进宫一趟。”
“你要做什么?”
“我去加把火。”
——
皇宫之中,皇上沉默得仿佛一座石像。
皇后不忍皇上为难,劝道:“皇上,姜绮梦的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就不要再折腾了,以免损了皇家颜面。”
“念柔毕竟是嫡亲长公主,和皇上您血脉相连,您罚了她,自己心里一定也不好受。至于姜家,额外再补偿一下就好了。”
皇上私心里也是这样想。
郑贵妃极力反对:“皇后,您就别和稀泥了,不要因为舞阳郡主嫁给了太子,你就帮着亲家。”
皇后用力咬咬后槽牙。
郑贵妃不满道:“皇上,当时您对乾德,可没有这么护犊子。”
皇上揉揉脑袋,“好了贵妃,我这就结了老二的禁足,你可满意了?”
郑贵妃一下子笑起来,“满意满意,皇上——”
撒娇撒得一旁皇后都看不下去了。
不过她松了口气,皇上应该是要从轻处置长公主了。
——
朝云进宫拜见太后,并未说什么,只是送上一个抹额。
太后娘娘的抹额,几乎都是姜妃娘娘做的。
宫里的风言风语,太后早就听到了,朝云走后,她将皇帝叫了过来。
她与皇帝不是亲母子,多了层隔阂,但今日,这话她必须得说。
“皇帝,哀家已经听说了念柔的事,这事你打算怎么处置?”
皇上微低着头:“儿子想着,念柔做了糊涂事,此事影响重大,不得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砰!太后重重放下茶盏,“哀家就知道,你要护犊子。”
“你可还记得姜老国公对你的教导?长公主是你亲妹子,也是你的子民,太祖皇帝定下了我朝律法,第一句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现在你身为皇帝,带头违背律法,这是好兆头吗?”
“皇帝呀,你难道越老越糊涂吗?你身为帝王,不该有情,更不该为了私情,让忠臣良将寒了心!”
“若此事你如此了断了,以后皇室之人,谁还将法度放在眼里?以后天下万民,谁还对赵家江山心服口服?”
太后娘娘轻易不开口,一开口就如同警钟一般,让皇帝头脑一下子清醒了十分。
“谢太后教导,儿子明白了。”
翌日,皇上宣姜珩、姜夫人等人进宫,宣布对长公主的处罚。
“朕错怪姜大姑娘了。”
皇上刚说出这句话,姜夫人一声呜咽,泪水止也止不住,心中的委屈,终于得以释放出来。
“传朕的口谕,懿德长公主德行有愧,褫夺封号,贬为庶人。驸马吴文渊,将功抵过,死罪可免,亦贬为庶人。”
姜珩重重叩头谢恩,可是他的大妹妹再也回不来了。
朝云说:“皇上,姜妃娘娘也是此事的受害者,不然如今她还侍奉在太后娘娘身边,陪伴皇上左右,还有国公府,都是无辜受牵连。”
皇上黯然神伤,开口道:“姜妃追封为贵妃,以皇贵妃之礼下葬。至于国公府——”
郑贵妃突然开口道:“皇上,姜大姑娘虽然蒙冤,但姜妃娘娘也不该自戕,她到底是怨恨皇上才做出这等事,身为妃嫔竟怨恨皇上,就是国公府教女不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