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俞乐乐开口了。
“以后咱们郡主府有自己的规矩,刘嬷嬷,你去把府里所有的活仔细理一遍,以后咱们的府丁和侍女均不分等级,谁干的活多、活好,就能领到最高的月钱。”
“那这月银,该如何定?”刘嬷嬷可不敢自己定这么大的事,掏出去的那都是真金白银,她可做不了主。
“灵都城内府丁或侍女的月银一般是多少?”俞乐乐问。
“回郡主,一般也就一两到一两半,将军府已经算是高的了,这是将军体恤府中的老人。”
俞乐乐这下明白了,原来不是故意把府丁分成了三六九等,而是给干的久的老人的一种福利。这不就是后世公司给员工定的一种长期服务奖吗,有这奖是好事,但这样一刀切的薪资制度肯定会抹杀一些人的积极性,让那些原本想努力上进的人一直被埋没在工作岗位上。
“那咱们这里就定底薪一两半,然后再根据干活的多少、优劣给予奖励,奖励可以分出等级,奖励金额在一两以内,你自己看着去分配。每月评选出一名当月表现最好的府丁和侍女,每人直接奖励二两。”
“郡主,这会不会……太多了?”刘嬷嬷知道郡主出手大方,但没想到这大方如今要撒在整个郡主府的下人们身上。
“多吗?大家出来都是混口饭吃,每个人家里都有一大家子人要养,若赶上家人生病,这些钱也是杯水车薪。给大家涨月银是为了让大家安心在这里工作,没有后顾之忧;给大家奖励,是为了让那些努力上进的人得到应得的回报,让他们看到希望,我想让大家明白,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
丁二已经红了眼圈,他没想到郡主是这样好的人,一个高高在上的郡主,居然理解他们这些下人的心思。郡主说的这番话,任哪个下人听了,都会心中一热。
“老奴记下了,一会老奴就去办。”
“现在就去了,对了,把丁二的月银定成二两。”
刘嬷嬷一脸惊讶,丁二更是瞬间懵逼。
“郡主,就侍弄个菜,二两太多了。”刘嬷嬷在将军府多年,她太明白升得猛死得快的道理,她此举是在保护自己的侄儿。
“这是技术活,不是仅靠细心就能做好的,而丁二不仅有技术,还细心,所以,他值这个钱。”
“郡主……”
刘嬷嬷还欲劝,却被俞乐乐直接打断了,“就这么定了,不必多言,你去忙吧。”
“是。”刘嬷嬷领命退下,只留丁二独自陪郡主在暖房。
“你可识字?”俞乐乐问。
“小的不识字。”
“可想识字?”俞乐乐又问。
“小的一个只懂种地的粗人,根本不配……”
“打住,只回答我,你想不想识字?”
丁二连忙点头:“想的。“
他当然想,他自己清楚,当初若他能识字,父亲也不至于被那地主家的田契给蒙骗,把自家的地全赔了进去。
“回头我让雨七教你。”
“多谢郡主。”丁二有感觉像在做梦。
“先别谢我,我让你识字也有自己的私心。”
“郡主……”丁二不明白俞乐乐的意思。
“暖房这些菜,你之前都种过吗?”俞乐乐问。
“郡主,这些菜别说种过,大部分小的见都没见过。”
“那你是如何知道怎么种植的?”
“小的,小的就是摸索着来,种在地里的庄稼,虽然习性不同,但大抵要在阳光、水、和土地等各方面都适宜才能好好生长,只是不同的庄稼有各自的特殊喜好,只要能摸准它们的喜好,便能种好。”
“那你又是如何知道这些菜的喜好的?”
丁二腼腆地挠挠后脑勺,“不满您说,小的是试出来的。”
“哦?你是如何试的?”
“郡主您看,比方这只盆里的,小的开始是把它放在窗户旁边,每日让阳光能晒到它,但放了两日我发现,它不但没支棱起来,反而蔫下去了,我便又把它放在了背光的地方,结果不到一天它就支棱起来了,这样我就知道它喜阴,不喜阳。还有那只盆,它们喜湿不喜干……”
俞乐乐听着丁二口若悬河地介绍这些菜的喜好,仿佛突然间变了一个人。
她听得也认真。
当丁二说到第十二盆的时候,突然发现郡主半天未开口,一直含笑在听着自己讲。
“郡主……小的……是不是,话太多了?”
“没有,是我听的入神了,看来刘嬷嬷是找对人了,以后这个暖房就交给你了,待开了春我还有很多新的种子要交给你试种,在那之前你尽快学会写字。因为到时我需要你把播种的这些经验,都详细记下来,方便再去教给别人种。”
“小的谨遵郡主吩咐。”
“好好干,我定不会亏待你。”
“谢郡主。”
俞乐乐交待完暖房的事,便回了将军府。
而丁二在暖房里,看满屋子的绿苗苗,更是心中喜欢了,他要把它们都侍弄好,绝不辜负郡主对自己的信任。
若说刘嬷嬷,她确实是个称职的管家,不到一天的时间,把府中的大小事宜便分门别类的罗列好了,当日便把府里的下人们召集到了一起,将郡主的旨意传达了下去。
郡主府的这些下人原来在将军府,拿的都是最低的工钱,突然工钱都涨了一半,阖府都弥漫着一种快乐的氛围,但同时,刘嬷嬷明显感觉到下人们做事的积极性明显高了,因为刘嬷嬷不禁宣布了每月奖赏第一名,同时每月的最后一名还会将月银再减到一两,待他次月的考核有所长进,便会再增加至一两半。
当刘嬷嬷最后找俞乐乐禀报这些事的时候,俞乐乐直给她竖大拇指,绝对有做总经理的天份,举一反三,自己那会交待的时候都忘记了末尾淘汰的理念,被刘嬷嬷这么一变通,府里的下人全自动转起来了。
冷宵在边上听完乐乐与刘嬷嬷的对话,觉得此法甚好,欲喊许管家来,在将军府推行,被乐乐制止了。
刘嬷嬷走后,冷宵问乐乐为何将军府不能改?
“郡主府是我的府邸,自然是我说了算,但来了将军府,我便是个新人,我不能还未让大家享到我的好处,便将人都往死里使唤,那样不但起不到激励下人的作用,可能还会适得其反,特别是那些已经能拿到二两月银的老人,他们会觉得将军府不厚道了,要卸磨杀驴。”
“那依夫人之见,如何是好?”
“该怎样还怎样,什么都不要变,对将军府来说,人心稳定最重要。”
“没想到夫人还懂这些。”
俞乐乐笑笑,哪里是我懂,是从小看的那些权谋剧里都这么演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