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春可不想说刺激人的话,便把见到王千户和那对母女的事情说了。
尤其是对那王翦,她更是不吝啬赞美之词。
“那王千户不光打仗厉害,还是个善良守信之人。”
“善良,说的是他不忍心残兵衣食无着,直接把那五个残兵全雇佣去王家做事了。”
“守信,说的是他飞黄腾达以后还重提昔日婚约,对那朱家还没有半点嫌弃的意思。”
“我可是听人说了,那朱家本来都放弃了婚约,那朱家姑娘也正与旁人议亲呢,忽然天上掉下个金龟婿,可是把朱家人给高兴坏了。”
“你是没见到那小人得志的样子,好几个县城的大户人家都在那排队选人呢,人家却是一进门就摆起谱来了,直接说自己是未来的千户夫人,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
沈齐见眼前的小女子,嘴巴一张一合,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像是八辈子没说过话憋坏了的样子,他竟莫名感到踏实满足。
前世,他从考中生员就开始备考乡试,中举后又进京赶考,再之后的五十年时间里,他一直都是孤身一人。
白天还好些,忙着沽名钓誉,忙着对付仇家政敌。可一到夜里,却是噩梦连篇,常常在被政敌的追杀梦中醒来,惊出一身冷汗,再也难以入睡。
他那时已经习惯了这种刀口舔血的生活,也没觉得孤单冷情,可重回这一世,重温与爹娘在一起的时光,才惊觉,自己是贪恋有家人一起说笑的感觉的。
尤其是,这个女人在自己身边叽叽喳喳的,连心里空虚的那部分都被她填得满满当当。
唯一令人不满的是,这个女人似乎夸赞那姓王的太多了。
“你口口声声赞那王千户遵诺守信,可曾见他对那未婚妻子表现半分爱意?”
“……”宋立春一下子闭了嘴。
仔细回想今天所见,从那对母女进牙行到离开的整个过程,那王翦的态度似乎一直都是淡淡的,她们人前出糗时,他也并没有站出来维护,虽然后面站出来自称‘小婿’,可也仅此而已了。
只是她对那人帮助残兵的善举还是很感动的,也愿意为他说几句公道话。
“人家定娃娃亲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这期间又没有见过面,没有爱意也很正常,成亲以后慢慢培养感情也来得及。”
说完,又重点强调:“不像某些人,把人娶回来也是当摆设,朝夕相处半年多,也没见有几分爱意!”
沈齐瞥了女人一眼。
“难怪都说如今的年轻女子不复从前温柔贤惠,便是上溯到十几年前,女子也皆是岳母这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再瞧瞧你,竟为了别的男人对我阴阳怪气的,真是成何体统!”
宋立春可就不乐意了。
她为了给他留颜面,连守一辈子活寡的准备都做好了。他倒好,还责怪自己不能跟以前的女人一样任打任骂了?
“原来你是喜欢那些上了年纪的贤惠女子啊,我这就去给跟爹娘说,一定给你张罗十个八个小妾来,不对,不是小妾,是老妾!”
宋立春作势要走。
沈齐黑着脸把人拦下。
“别闹了,娶老妾回来,你是想和我一起给她们养老么?”
严肃的人开起玩笑来真令人猝不及防,宋立春还真被沈齐这话给逗笑了,连带着两日来对柳家一事的怀疑也没有了。是啊,眼前这个男人还不到二十岁呢,在自己面前就是个单纯的小鲜肉,他哪就有能力去陷害偌大一个柳家了?
她为自己错怪他深感内疚。
也再次动了抱大腿的心思。
“你,那地方……受过伤么?”
“什么地方?”
“那里!”宋立春红着老脸,“要是没受过伤,怎么可能对女人不感兴趣。”
沈齐的脸更黑了。他一个七十岁的老头子,居然被她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调戏了!真是岂有此理!
“从未受伤!”他咬牙切齿。
“那就是发育异常或者心理问题导致了……”
沈齐继续咬牙:“一切正常!”
宋立春了然道:“我知道你要面子,可不能因为要面子就不敢正视这个问题……”
沈齐的脸红一阵儿黑一阵儿,如此私密常人都羞于出口的问题,这个女人却在这里没羞没臊夸夸其谈,简直比那青楼女子还要孟浪。
“你,到底从哪里学来的这乌七八糟的事?”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
“……”
沈齐越来越觉得,当初心软应下这门亲事,是个巨大的错误。这个女人每说一句话,每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让他或气或喜,只想把人摁倒在床,去做那些画册上的事情,狠狠惩罚她。
他体内火气乱窜,已经不能和这女人同居一室,免得一时把持不住,做出前世自己最是鄙夷不屑的对手们犯的错误。
他抱起被子就往外走。
宋立春问道:“你去哪儿?”
“去隔壁房间!睡觉!”
“你逃避我?你心里有鬼?”
“没有的事!”
接下来的几天,沈齐白天吃素,晚上睡在隔壁房间,终于是勉强把一身邪火压下来了。
宋立春在平原县买了两个铺子,在舅舅的牵线下,又在隔壁云庆县买了一个铺子。
三个铺子同时装修,再加上之前手里的生意,一时忙得脚不沾地,也没顾得上再去诱惑沈齐。
两人相安无事了几天。
这天一早,杜娟却是慌慌张张找了过来。
“立春,春花病得厉害,我得请几天假去照顾她,养兔场这边,我怕是顾不上了。”
春花病了?宋立春心生疑惑,早不病晚不病,偏偏才回去宋家几天,就生病了?
可就算再有蹊跷,她也不能拦着亲娘去照顾女儿。
何况这半年多来,杜娟一天都没休息过呢。
“大伯母你别急,养兔场这边,我会安排人和林叔轮值,你好好去照顾春花就是。”
“好,好,那我先去了。”
看杜娟那慌里慌张的神色,就知道孩子病得不轻。镇上离村子不远,宋立春于情于理,都觉得自己也该回去看望堂妹。
这么想着,她把手头的事情安排下去后,也抽空回了一趟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