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武获得赦免之后,蒙家这几天有许多需要忙的,因此蒙家兄弟这几日一直在家中。
这一天上朝,蒙家兄弟终于处理完了家里的琐事,出现在了朝堂上。
“去,把蒙毅给朕叫来。”因为看见了他兄弟二人,这天散朝之后,嬴政对小高子说。
“嗨,”小高子领命去了。
“王上,”蒙毅来见秦王。
“免礼,”嬴政说,“令尊如何?”
“我父安好,多谢王上垂爱。”蒙毅回答。
“那就好,”嬴政点点头。
“王上今日召臣何事?”蒙毅问嬴政。
“哼,”嬴政很不开心的说,“你是不知道,朕前几天在朝堂上,差点被那班大臣气死。”
“王上息怒,”蒙毅安慰他,“王上,不知是所为何事啊?”蒙毅问道。
“朕要打楚国,”嬴政说,“问何人愿意将兵,没人答应。反而有人劝我不要去。”
“王上,”蒙毅行礼,“我军新败于楚国,对于士气有损伤,此时伐楚确实不利啊。”
“怎么连你都是这样说?”嬴政看着蒙毅。
“王上恕罪,”蒙毅说,“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以不谨慎。
“即使您想要攻打楚国,臣也建议您,不如先择赵燕齐三家之一攻打,取得胜利,鼓舞军心。再攻楚不迟。”
“先打赵燕齐?”嬴政思考了起来。
“赵燕都只剩一郡之地,而齐国偏安已久,武备松弛,容易攻克。攻打这些地方,有利于重振军心,等到养足士气,再去攻打楚国,则大事可成矣。”蒙毅回答。
“赵燕齐,”嬴政默念了一遍,自己思考了一会,对蒙毅说。
“此事容我再思量思量,爱卿先回去吧。”嬴政说,“你顺便把顿弱和尉缭叫过来。”
“是,王上万年,”蒙毅行礼之后离开了,过了一会,尉缭和顿弱来到了议事的偏殿。
“见过王上,”二人叩首。
“免礼,”嬴政说。
“多谢王上,”尉缭和顿弱说。
“二位爱卿,”嬴政说,“朕欲攻楚,二位有何想法。”
“王上,臣不懂军事,假如王上有这个想法,臣可为王上用间于楚国。”顿弱回答。
“你详细说来,”嬴政对顿弱说。
“廷尉李斯任长史时,就开始与楚国的贵族暗通款曲,楚国大大小小的贵族都有被收买的。
“之前王丞相出使楚国之时,依照李大人的名册去联系,大部分见楚国一时战胜,态度有所摇摆。
“三大族里的屈氏,老一代的人这几年去世的很多,李大人之前联系过的屈族人很多已经不在了,新的中年一代大多不愿意与秦国交往,这一次甚至包围了秦国的住所,退还了所有的礼金。
“不过一些不为楚王重视的小族,都指望着现在帮助秦国,以后能够光耀门楣,来攀附的人很多。另外最为重要的景族依旧是站在我们这边的。”顿弱回答。
“好,”嬴政点头,“看来这楚国的内政犹如一盘散沙。”
“王上,”尉缭说。
“怎么了国尉?”嬴政问道,
“王上,臣对于楚国也有一些了解,”尉缭对嬴政说,“顿弱大人所言不虚,可是这楚国,老天爷赏饭吃,地理位置好,土地收成多,还有很多人从事副业。
“楚国这些贵族,虽然不一条心,但是单拎出来,也都不弱,我们这时候去打楚国,即使攻破了寿春,捉拿了楚王,其他的人找一个熊姓的后人出来就又是一个王。甚至不要熊氏,他们自立也不是不可以,反正都是芈姓。
“这样,我们会不得不陷入长期的战争,”尉缭说,“战争会损耗秦国的国力的,等到楚国完全被消灭,只怕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是下下策。请王上明察啊。”
“行吧,朕会再考虑的,”嬴政说,“有人建议朕先打下燕赵齐三国中的一个,你们觉得这个建议怎么样?”
“王上如果觉得可行,臣也没有异议。”顿弱回答。
“这三国大势已去,要拿下来容易,”尉缭也没有反对,“但是还需要仔细思考一些细节才是。”
“燕国那边如何?”嬴政问道,“张唐有消息吗?”
“有的,”顿弱告诉嬴政,“燕王喜老迈多病,畏惧秦国,偏安于辽东,只是惶惶度日。如果您想要攻打辽东,大概军队到达城下,他就要投降的。”
“好,”嬴政点点头,“那赵国呢?”他问道。
“赵王嘉在秦国为质多年才返回赵国,对于秦国的实力非常清楚,”顿弱回答嬴政,“我们在赵国的眼线回报说,赵王嘉多次对大臣们说,只希望王上能像周武王留下夏氏的后裔封在杞国,殷商的后裔封在宋国那样,将他封在代地,留存赵氏的血脉。”
“朕可不是周武王,”嬴政说,“周朝已经灭了,朕是秦王。”
“是,王上万年,秦国万年。”顿弱和尉缭一起行礼。
“那齐国呢?”嬴政问,“齐国现在如何,齐王还是秦国的朋友吗?”
“回王上,”顿弱回答,“我们在齐国的眼线说,齐王君臣依旧是只知道享乐度日,没有什么变化。”
“那为什么他们攻打了衍地?”嬴政不满的说。
“衍地是由一个草莽将军攻打下来的,将衍献给齐王,是希望齐王将此地封给他。”顿弱告诉嬴政。
“草莽将军?手里能有一支和秦军作战的军队?”嬴政问。
“回大王,”尉缭告诉嬴政,“李信攻打楚国的士卒大多是就近征发,兵败之时衍地极为空虚,几乎没有守军,此时攻下衍地很容易。”
“那齐王是怎么做的?”嬴政继续说。
“齐王赏赐了他一些钱财,并没有提封地的事情。”顿弱回答嬴政。
“有办法争取此人入秦吗?”嬴政问顿弱。
“可以联络,”顿弱说。
“王上,”尉缭接话。
“怎么了,国尉?”嬴政看向他。
“王上,假如收服了这位将军,您愿意封地给他吗?”尉缭暗示嬴政,“如果您给他封了地,那其他的将军要如何赏赐?”
“咳咳,”嬴政当然是不愿意,“此事容后再议。”他说。
“嗨,”尉缭和顿弱回答。
“国尉,假如朕要选择赵燕齐三家中的一家攻打,你觉得先打哪一家合适?”嬴政问尉缭。
“回王上,臣认为,先打赵国合适。”尉缭对嬴政说。
“这是为何?”嬴政问道。
“回王上,虽然赵燕齐中最弱的是燕国,但是辽东地处偏远,大军远征要消耗大量的物资。”尉缭说。
“燕地苦寒,并不是富庶之地,攻打燕国无法因粮于敌,只能靠秦国国内供给军需。前日我军征伐楚国损失严重,年前征发的军粮所剩无几。此时强行攻打燕国,实在得不偿失。”
“反观赵国,当前赵王僻居于代地,距离比燕国近的多。代地虽然寒冷,但可以进行农业生产,还有畜牧业作为补充,能够解决一部分军需。
“另外,此地原本是李牧的封地。武安君李牧对代地的百姓很好,百姓多念其恩。李牧一心忠于赵王,却被赵王诛杀,代地人对于赵国王室多有怨恨。
“攻打代地,不仅能够花费更小的成本,还可以利用代地人对赵国王室的怨恨,臣窃以为此为上策。”尉缭回答。
“说的有理,”嬴政点点头,但是依旧没有表态。
“二位爱卿辛苦了,你们先回去吧,容朕再考虑考虑。”嬴政说。
“小高子,去把李斯叫来,”嬴政对小高子说。
“嗨,”小高子准备去了。
“等等,”嬴政又说,“罢了,之前朕还交给了廷尉许多任务,就不麻烦他了。去把蒙恬叫来吧。”
“嗨,”小高子回答,“王上,好久都没见蒙将军了。”
“是啊,朕也有些想他。”嬴政说,“你快去吧。”
“嗨,”小高子去了。
“大王,见过大王。”过了一会,蒙恬来了。
“好久不见啊,蒙将军,”嬴政笑着说。
“是啊,好久不见大王了,”蒙恬也笑着说,“我之前要哥哥来见大王的时候带我,哥哥总是说不行。”
“什么,蒙毅竟然敢说不行?”嬴政说,“下次见面朕要罚他。”
“唉,别别别,”蒙恬赶紧说,“都怪臣,是臣不会说话,您看,我就说了一句话,兄长就要受罚了。其实臣也知道,兄长是怕臣惹祸,才不要臣来见大王的,还请大王不要责怪。”
“没事,”嬴政笑笑说,“放心,朕只是说笑罢了,不要担心。”
“是,多谢大王,”蒙恬说。
“蒙恬,如果朕要打楚国,你愿意带兵出征吗?”嬴政问蒙恬。
“当然愿意,”蒙恬果断的回答,“臣愿意为大王肝脑涂地,您说要打哪里臣就打哪里。
“况且这楚国人本来就欺人太甚,我二十万大秦人都折在他们手上,大家都想报仇呢,哪有不打的道理。”
“哈哈哈,”嬴政暗自发笑,“那你替朕带兵去打楚国怎么样?”
“大王有令,臣万死不辞,”蒙恬说,“但是,臣年龄小,还没打过几次仗呢。如果要臣冲锋陷阵,臣一定不含糊,哪怕是万箭穿心也不会后退。
“但这大军的指挥我才刚学了一些皮毛,这样出去,万一打不赢,人家笑话臣也就罢了,丢了王上的脸怎么办,那不是罪该万死。”
“瞧你这话说的,”嬴政责怪他,“你要是万箭穿心死了,朕的江山要靠谁来守,以后不许这样说话。”
“是,臣不该这样说,对不起,大王。”蒙恬回答。
“没事没事,”嬴政的心情其实相当好,“小高子,你去拿些果棘的汁水和肉干来,朕要与蒙将军同享。”
“是,”小高子领命去了。
“那你说,要谁当统帅去打楚国比较合适?”小高子离开之后,嬴政问蒙恬。
“大王,这当将军的,比臣厉害的,那可太多了,”蒙恬回答,“不过,臣觉得,要打这样的硬仗,可能还是需要王翦将军才行。”
“可是,朕之前拒绝过王翦,他已经告病还乡了,”嬴政回想道。
“王老爷子身体好的很,他肯定没病的,”蒙恬说,“您找人去请他,他要什么您就给什么,这楚国啊,肯定就是您的了。”
“不行,王翦要60万大军,”嬴政说,“这可是倾国之兵,就这样交到他手上,万一他像牧野之战的军团那样临阵倒戈,那朕不就成了商王。”
“大王,王爷爷很忠心的,”蒙恬说,“王老爷子都那个岁数了,只想着颐养天年,最多也就惦记着玩六博戏多赢国尉大人几个半两,怎么会背叛大王呢?”
“不行,朕还是觉得风险太大,”嬴政摇摇头。
“好吧,都听您的,”蒙恬说,“您是王上,臣也就是提个建议。”
“王翦的儿子王贲呢?”嬴政问。
“大王,王贲叔叔还在齐国人手上嘞,”蒙恬提醒他。
“对,朕想起来了,”嬴政拍拍脑袋,“没出息的东西,还能让齐国人抓住,真丢人。”
“大王,我家祖上也是齐国人,”蒙恬说,“齐国也不丢人啊,只是田家的王不行,都不如大王。”
“你啊,”嬴政笑了笑,转换了话题,对蒙恬说,“有时间少出去玩,好好学学兵法,多长进长进,朕有的是地方想用你。”
“是,”蒙恬回答,“臣一直学着呢,从来不敢怠慢,但这东西没法速成,万一学成了赵括那样,那损失的还是秦国啊,臣一直都引以为戒呢。”
“好好好,”嬴政拍了拍他的肩膀,“唉,没想到啊,这个楚国,看上去一点也不强,却给朕找了这么大麻烦。”
“大王,”蒙恬说,“大王想要拿下楚国,光有带兵的将领是不够的,朝堂上还得有人替您说话才行。”
“那些文臣,各个都劝朕修养生息,”嬴政说,“朕还不了解他们,反正这秦国也不是他们的,力主伐楚,兵败了要受罚,战胜了功劳是武将的,他们只会想着既然如此,还不如得一个爱民的好名声,谁愿意来帮朕呢?”
“大王,我记得,李大人不是支持伐楚吗?”蒙恬说。
“朕知道,”嬴政说,“但李斯他支持王翦将军,朕如果不用王翦,恐怕他也不会支持朕。”
“大王,李大人支持王将军,只是因为王将军有带兵的才华,并不是因为他们私下有交往,”蒙恬告诉嬴政,“其实,他们之间还有些嫌隙呢。”
“还有这等事?”嬴政问蒙恬。
“是啊,大王,”蒙恬说,“今年李斯本来推荐了自己的儿子李由做官,结果王老爷子的孙子王离,因为看上了一家姑娘,那家说要有功名才能把女儿嫁给她,就软磨硬泡要王叔叔给他搞了个名额。您猜,被挤掉的是谁?”
“不会是李由吧?”嬴政说,“李斯不是廷尉吗?九卿的儿子,有人敢这样做吗?”
“王上您有所不知,”蒙恬说,“李大人虽然是廷尉,但是家族并不显赫,李由和李行也看不出有什么出众的才华,况且廷尉掌管刑罚,并不得人心。
“如果李大人有一天犯了什么错误被免了官,李家恐怕连秦国都待不下去,有谁会顾忌他呢?所以李由就成为了被替换掉的那个。”
“我秦国竟然还能发生这种事,”嬴政听了非常不开心,“那李斯怎么说。”
“李斯和李由都没有什么动作,”蒙恬回答,“只有李行,见父兄都这么隐忍,觉得气不过,跑去和王老将军说了,王老将军狠狠数落了孙子一顿,那家要功名的姑娘也不许他娶。因此王离对李斯十分不满。”
“不是他先欺负别人的么,”嬴政对王离的印象降到了负分,“这个孙子,他爷爷的优点真是一点也没继承下来。”
“哎呀,王上,王离还是有优点的,”蒙恬自觉多嘴,他本意也不是要告状。
“行吧,”嬴政听完了这个故事,终于点了点头,“你去把李斯叫过来。”他说。
“是,”蒙恬说。
“等等,”赢政又想了想,“算了,朕自己再想想。”
“王上,”蒙恬问嬴政,“您和李大人吵架了吗?为什么我觉得您总是对他有顾忌呢?”
“吵架?”嬴政笑一笑,“你觉得李斯有这个胆子?”
“对不起,”蒙恬说,“是我不该这么说。”
“没事,”嬴政说,“蒙恬,你还记得韩非吗?”
“韩非?”蒙恬感觉耳熟,但是印象不深了。
“朕不是要你去读韩非子了吗?又不认真学习,”嬴政说。
“对不起,王上恕罪,”蒙恬抱歉的说。
“罢了,”嬴政挥挥手,“这韩非,是李斯的师兄。我听说,李斯来秦国之前就这么一个朋友。”
“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吗?”蒙恬好像想起来了,“我记得,他是不是来过秦国。”
“是的,而且死了,是李斯下的手,”嬴政说,“李斯这人,确实有才,可他对于自己亲近的人都能下这样的毒手,又怎么会对朕忠心呢?”
“是,”蒙恬说,“臣愚钝,王上有王上的考虑,王上英明。”
“好啦,”嬴政说,“你先回去吧,你说的话,朕会好好考虑的。”
“是,”蒙恬回答,然后离开了,留下嬴政一个人,静静的坐在议事的偏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