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声琳骑在墙上招手,神色还是跟以前一样。
林渊摄起那只鹿皮短靴,头也没回扔了回去,她手中的手帕也被一股摄力脱手。
“奉劝你一句,安分一点,少闹幺蛾子,掌控你们命运的已经不是我。”
瞧见那副绝情就走的模样,笛声琳神情滞了滞,后牙痒痒。
“如果我告诉你南盏的去向呢,你过不过来?”
“她不会回神沿国也不会回千星城,已经成了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
瞧见远处那人停住脚步,神沿公主半阖的眸子张大,心情不知道该是复杂还是松一口气。
林渊转身,走近了些那墙,才看到墙前约一尺有一层淡淡光晕屏障,这女人只能做到这种程度的骑墙,出不来。
“你又想要什么?”
上次她要求换一处关押地,虽然他没有如何操作,不过自有人想他所想,只是不清楚后续怎么换来了这元清观。
“如果你只是为了让我愧疚,你达到目的了,但不是因为你,而是因为那个纯朴的姑娘。”
“可这份愧疚不会太多,也不会过多反馈在你身上,你多放肆几次,我与你就毫无瓜葛可言。”
笛声琳沉寂片刻,看着面前一身华袍贵不可言的男人,说:“我不想被关在这儿,让我关进你家,反正都是差不多……”
林渊生硬打断:“不可能。”
笛声琳怔了怔,简直难以把面前这个冷漠的家伙和此前主动替她除去博游北、夺来晶蒙片的夫子联系在一起,尽管她知道这就是一个人。
她沉默片刻,低声说:“那我想要一些书、笔墨和纸;他们什么也没给我,我唯一的消遣就是坐着干等到晚上数星星。”
“你答应每月送一批书给我,我就告诉你南盏可能去哪儿。”
林渊也看着她,忍不住笑了,“你想学我走一遭儒道破镜?”
“先且不说以你娇蛮而静不下心的资质,这几无可能;就是我我给了你,你也不会有机会,何况儒家经典或任何三教典籍都进不了此地,只有市井小说话本,你还要不要?”
对面家伙毫不掩饰的鄙夷和拆穿,让笛声琳心里气得发抖,但面上还是要维持冷静,她毫不在意的说:“我本来就不指望,话本就话本。”
“但每个月至少十本。”
林渊重新打量她,这对他而言毫无难度,也没什么好拒绝的,想要儒道成圣,一年百十本书的数量就是在做梦,何况市井水平参差的话本小说。
“可以,我回去后差人送来。”
笛声琳脸上露出一点淡淡的笑容,抬腿想要缩回去,临了,脸上的笑容倏然妩媚,她微仰细腻白皙的下巴,“我说过的话依旧作数,你如果你想,我可以委身于你,让你体会体会驰骋异国皇室女子的快感……”
林渊冷淡转身,“丑人多作怪。”
“你的色诱在我眼里一文不值。”
转身得决绝,让神沿公主脸色骤然一僵,眼角止不住抽搐,呼吸也急促的颤抖,终于控制不住情绪气急败坏起来,抬手还骂。
只可惜她语无伦次的还击,连元清观曲折回廊的拐角都穿不出去,此生最痛恨的最大之敌,也是严格意义上笛氏与林氏相互水火不容的死敌,淡然消失在了视线远处。
……
出了元清观,随口吩咐随行侍卫去市井书肆购买些当下红火话本杂谈送来此地,林渊转道又前往天礼寺。
探探已经宣布闭关的大景皇祖状态如何。
以及将自己的兵器渊峙枪,委托给天礼寺那位擅长锻造的三师兄,尝试能否‘升华’。
渊峙枪与他心灵相通,随着灵魂意境强大对其的反哺也日益增多,加之此前大景皇祖赏赐过一枚八境妖兽的明珠妖丹,不知能不能将宝器等级提一提。
难以继续追求灵魂境界的提升,便要在其余各处下些功夫了。
他本来打算将此事委托给灵工楼主云梧影,没成想她仍没有回来,只好选择殷溪兰曾提过的,她那擅长锻造的三师弟。
天礼楼依旧巍峨高耸。
矗立于京师北郊,单论百丈的高度足以俯瞰整座繁华景京。
汉白玉石修筑的广场也依旧壮丽,不少天礼寺弟子正在演练,术法方向五花八门,连巫术与蛊术也有,堪称整座修行天下缩影。
缘于皇祖赏赐的玉球灵魂锻炼所造成过的奇特异象,魏王世子已经成为天礼楼的熟人,一路御空过广场,不少辈分高的弟子纷纷与他招呼。
感应到他的到来,某位很英飒的剑客和某位很不正经的刀客一起等在了一楼大堂。
林渊也是才知晓,天礼寺大师兄最擅长的是刀法,其次才是枪术,这家伙灵魂强大,导致各种兵器皆能精通。
“世子殿下莅临本寺指点,敝楼蓬荜生辉!”一身玄金劲装,大约三十许岁的大龄青年嘻嘻哈哈走出两步。
林渊眼皮子耷拉一下,皮笑肉不笑:“岂敢,在下是前来拜访,而非什么指点,皇祖修为盖世,弟子也个个不凡,哪需我的指点?难不成皇祖闭关之日,大师兄不曾为本楼弟子做个表率?”
悄摸登就给设了一坑的大师兄笑容依旧灿烂,毫不在意对方的调侃和反嘲,让开身位,指指林渊手中的礼品盒子,“素月轩的水晶马蹄糕?”
“我能吃点吗。”
林渊随手递过,来时路过买了些,给殷溪兰的。
女剑客扶额无奈,无视了一旁裁开包装纸就啃,没心没肺的大师兄,亲自领路上楼:“来作什么?你的两名俘虏已不在此地了。”
林渊与她并肩行走,将渊峙枪取出,握了握,先讲了自己的第二个来意。
女剑客凝视着看了一会儿,“有玄意而无灵智,需要点石成金。”她很干脆的说:“上回皇祖犒赏你的金猊宝珠倒是可以用上。”
“不过我三师弟脾性古怪,沉浸自己的世界连皇祖也时常无法叫醒他,我不知道你能否请动。”
……
笛声琳收到层层转递来的消遣读物之时,康州贞族两千族人也骑着自己喂养的顺风马启程奔赴西北。
京师与西北的两位皇族兄弟,各自怀揣忙碌心思。
上林山上,赵姝秀第二卷景书正式启编,上林学宫特意为此划拨百名学士以供调遣。
浩浩荡荡的数百年史料经她之手,变为确切的官方定调。
帝女心中模模糊糊的史境三劫学说雏形,随之照入一束束光亮。